第三卷 射天狼第十四章 断案(第5/8页)

他当初听有人请人说书,宣扬狄青的事迹时,还密奏一本,说狄青收买人心,本有反意。结果这件事虽传到天子耳中,却不了了之。葛怀敏上次没有整治了狄青,这次断不会再给狄青机会。

紧紧跟随在狄青的身后,葛怀敏手握刀柄,暗想只要狄青有逃跑的打算,他就要出刀。

狄青四平八稳的走到了崇政殿,让葛怀敏没有拔刀的机会。

崇政殿原名讲武殿,宋太祖虽传下崇文抑武的家法,但本身却是个武技高手。当年凭双拳单棍打下了偌大的河山,建国伊始,就常在讲武殿观试武人献艺,后太宗之时,此殿改名崇政,但很多时候,武人试演武技还在此处。

狄青暗想,这宫殿从讲武到崇政,大宋不逢强敌,真的就不需要武人了。

寻思间,狄青已入了殿中。葛怀敏却被挡在殿外。大殿之内有赵祯、曹皇后、阎士良、张美人几人。殿下立着两人,一是开封府捕头邱明毫,另外一人,正是御史台御史包拯。常宁公主不多时,也悄然入殿,赵祯并没有阻拦。

这件事虽很严重,但无疑越少人知道越好。赵祯听从曹皇后建议,只令包拯、邱明毫二人入宫查案。

包拯还是老样子,见狄青进来,望也不望,可眉头微皱,显然也认为这案子处理起来并不简单。

曹皇后见狄青入内,在赵祯耳边低语道:“官家,狄青如果要逃走,昨晚常宁在他身边,他就大可挟持常宁逃走,但他终究没有逃。想来一是因为他问心无愧,二是因为他还信任官家你呀。”

赵祯冷哼一声,不置可否。见狄青入内,说道:“包拯,朕命你彻查此案,你可有了结论?”

狄青入殿时,突然听到大殿偏廊有细密的呼吸声传来,心中微凛。知道赵祯对他已起戒心,这偏殿埋伏有禁军,包拯若真的说声他狄青有罪,只怕那些禁军就要冲出来……

包拯施礼道:“启禀圣上,臣认为,狄青并非杀害尚昭容的凶手。”此言一出,四座皆惊。狄青一怔,都不明白包拯为何这般肯定。

张美人脸有怒容,才待发作,突然伏在桌案,双肩抖动,显然是在啜泣。赵祯见状,又是心痛又是气恼,喝问,“包拯,你凭什么有这个结论?”

包拯道:“尚昭容致命伤口是在于咽喉的刀伤,这么说,作案凶徒必有利刃在手了。臣入宫之后,当即和邱捕头共同寻找凶刀。这件事可由邱捕头详说。”

邱明毫上前道:“禀圣上,凶刀已寻到。”这时殿下有人呈上个银盘,上托着把凶刀,刀身短阔,上染血迹,却像是一把切菜的刀。

赵祯看了眼,皱眉道:“你找到凶刀又如何?”

包拯道:“文武百官要入大内,不得携带利刃。臣已查得,狄青这次入内,必先到朝房验身,去除佩刀后方可进入禁中,他出宫后才领回佩刀。臣所言一切,自有朝中检验官证明。既然如此,他身上那时候并无凶器,试问他若杀人,凶刀从何而来?”

赵祯一滞,邱明毫却道:“这凶刀看形状,明显是皇宫厨中所用,狄青入得宫来,潜入厨房偷了厨刀,也是有这种可能。”

包拯道:“朝凤阁内不置厨房,自然没有厨刀。因为后宫的饮食,均有御厨统一供给。御厨离观月亭颇有距离,一来一回,费事不少。根据李宫人、长公主和张美人三方所言时间推测,狄青要偷凶刀,中间用时颇为紧迫。”

邱明毫淡淡道:“用时紧迫,并不意味着不可行了。”

包拯反问道:“试问邱捕头,如此紧迫的时间内,狄青难道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在朝凤阁能遇到张美人,知道要杀尚昭容,因此刻意取了凶刀前往朝凤阁行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