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关河令第十章 惊逝(第5/7页)

赵祯一惊,失声道:“怎么会这样?摆驾垂拱宫。狄青,你随驾。”

自从宫变后,八殿遭焚,长春宫重修,改名垂拱,刘太后一直居留在垂拱宫。

众人听太后病情有变,都是惶惶跟随。等到了垂拱宫前,赵祯命狄青、阎士良二人跟随身侧,直入宫中。垂拱宫内虽多燃火炉,温暖如春,但其中总有死气沉沉之意。

赵祯到了太后的寝房前,阎文应匆忙出了珠帘,见到狄青,稍有错愕。低声在赵祯耳边道:“圣上,太后适才昏迷过去了。不过……又醒来了。她一直在和李迪大人交谈。”

狄青知道李迪本是赵祯的恩师,以前因为请太后还政于天子得罪了刘太后,被贬出京。不想太后病危的时候,居然找李迪交谈。

太后为何要找李迪?太后为什么找他狄青?

狄青想不明白,心中却感觉有些怪异,可到底哪里不对,一时间又说不出来。他斜睨了赵祯一眼,见赵祯脸上满是焦急,可却不进珠帘,不由暗自皱眉。

刘太后病危,赵祯为何不急于去见呢?他到底在想着什么?

赵祯突然道:“太后这些日子,不想见人,就算对我这个儿子,也不想见。”他声音很低,口气中有些埋怨,亦有伤感,像是看出了狄青的疑惑,特意给狄青解释。赵祯顿了片刻,又道:“阎文应,你去禀告太后,说朕请见……”

话未说完,就听珠帘后,太后虚弱的声音传来,“李迪,老身……今日保护天子……至此,你以为如何?”

垂拱宫实在很静,太后的声音虽虚弱,但帘内帘外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

赵祯眼帘突然有了湿润。他那一刻,神色极为复杂,有温情、有追忆、甚至还有那么一分……淡淡的歉然。

无论如何,当年总是太后为他赵家稳住了江山。

太后一直都没有对他赵祯如何,或许就算那次宫变,也不过是赵允升擅自做主?赵祯不想再想下去。

珠帘那面,李迪颤巍巍道:“当初不知太后圣德乃至于此,因有得罪,还请太后……莫要再怪。”

刘太后轻嘘了一口气,似是吐出了多年的恩怨,喃喃道:“祯儿呢,我方才好像听到了他的声音……”

赵祯不想刘太后还惦记着他,再也按捺不住,掀开珠帘冲了进去,跪在太后的面前,泣声道:“母后……”

刘太后枯槁的脸颊挤出分笑容,干瘦的手摸着赵祯的头顶,喃喃道:“祯儿,吾只怕要去了。以后……你要自己……照顾自己。”

赵祯一把握住了刘太后枯瘦的手,哽咽道:“母后,你不会有事,你不能离开孩儿的!”

刘太后目光空洞,喃喃道:“傻孩子,人谁不死呢?我这几天……总是做梦,可梦不到先帝呢……他说过,会来接我的……”

赵祯倏然打个寒颤,只觉得刘太后说得鬼气森森。

先帝怎么可能来接太后?

刘太后眼前微花,仿佛又见到赵恒立在她身前,阴沉沉的对她道:“娥儿,就算你支撑不到朕活转,死后……朕也会陪伴在你身边!你莫要怕,朕此生,只爱你一个!”

刘太后望着那空中的幻影,喃喃道:“你很怕死,可我不怕的。我为何要等你来接我呢?”苦涩的笑,她心中在说,我其实……并不很想和你在一起了。

这句话,她藏在心底很久很久了。

尘封多年!

她的确对不起赵恒,她没有将五龙放在永定陵,但她丝毫没有什么愧疚之意。

因为她感觉到,身上的体力已一丝丝的离她而去,她要死了。

人死了,会不会一死百了呢?

活着,又有什么好?孤孤单单,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的亲人,都离她远去了,剩下的人,她和他们无话可说。就算长生不死又能如何呢?孤单单的长生,还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