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霓裳曲第十四章 羽裳(第6/8页)

杨羽裳望着狄青的双眼道:“我若不信你,何必等你?”盈盈一笑,“好了,你今日讲故事过关了,记得以后再来给我讲故事。”

狄青点头道:“好。”

杨羽裳送他到了屋门前,狄青坚持道:“风大,你不要送了,我自己回去就好。”杨羽裳点点头,也不坚持,轻声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说罢一笑,关上屋门,再不见芳踪。

狄青听那四句悠悠,一时间也不解其意,暗想青青多半是说我狄青,后面的意思好像是羽裳责怪我,她不来找我,难道我就不能去找她吗?嗯,多半是如此了。他虽这般想,心中终究不敢肯定,暗想回头还要请教郭逵那半瓶醋才行。

大踏步的原路返回,到了那道小门,狄青犹豫下,方才推门离去。狄青才出了小门,就听到门后咯的一声,似有人上了门栓。狄青心中感激,知道多半是月儿等候已久,这时才上了门栓。这月儿姑娘刀子嘴,豆腐心,如此冷夜,竟然也陪着他们熬夜,自己以后也要感谢她才对。

一路轻飘飘地回到郭府,狄青躺在床榻上时,还恍如在云端。疑团虽还多有,但快乐早就压过了疑惑,甚至那仇恨,都淡了很多。

终于等到天明,狄青早早起床,到了郭逵的房前,见他仍是高卧,不好打扰,又去找郭遵,见郭遵床榻洁净,竟似昨晚未归。狄青慢慢发现郭遵好像也有很多秘密,但这时并不多想。

又回到郭逵窗前,狄青见他猪一样的睡,暗想整日这般懒惰,怎么能行?自己这个做二哥的有责任让他早些起来奋发向上!

狄青在郭逵窗前装模作样地打了一通拳法,喝叱声高亢得可以抢那街头卖炊饼的生意了。才喊了数声,一本书扔出来,正中狄青的后脑,狄青回手一抓,见正是本《诗经》,不由暗喜。

郭逵叫道:“你大清早的鬼叫什么?要书是吧?昨天才买了本,拿去看吧。”他本以为狄青会恼,不想狄青将书揣到怀中,微笑道:“小逵,你真比伯牙子期还伯乐了。”说罢匆忙离去,也忘记了要提醒郭逵练武的责任。

郭逵大为奇怪,喃喃道:“这个狄二哥,也不知道搞什么鬼。难道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真的?不然怎么被书砸了比捡锭金子还高兴。”打个哈欠,困意上涌,懒得再管,又倒头睡了。

狄青一出了郭府,马上拿出《诗经》翻看起来,翻到“青青子衿”那四个字的时候停下来,发现那首诗诗名就叫做《子衿》,除了杨羽裳念的那几句话之外,后头还有几句,是为“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这句话就算瞎子都看得懂了,那意思就是说我要是不过去,你就不能自己过来吗?狄青暗暗为自己的举一反三高兴,不过书中少了郭逵那些离谱的注释,未免还有些不明不白。狄青接着往下看去,见最后四句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不由心中柔情陡升。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狄青怎会不明其中的含义?杨羽裳对他,竟是如斯的思念?杨羽裳说了这句话,是不是提醒他不要再爽约,早些再去见她?

狄青将书卷和相思一块收到怀中,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到了军营。才入了营帐,李禹亨就迎了上来,满脸喜意道:“狄青,张玉醒了!”

狄青惊喜交集,忙到了张玉的床前,见张玉正望着自己,虽双目无神,但毕竟醒转了过来。

李禹亨一旁道:“昨夜郭指挥请王神医来给张玉治病,今晨才离去。”

狄青暗自羞愧,心道郭大哥心细如发,自己却不过是个粗莽之人,一心只想报仇,怎么会忘记了请王神医呢?握住张玉的手道:“张玉,你安心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