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乱起萧墙 四八、送出征胤禩埋党羽 窥皇权兄弟斗心机(第3/4页)



  老八拍着他的肩头高兴地说:“对对对,这话说得对,我要的就是你‘心里明白’。”

  就在这时,家丁前来通报说,十四爷和九爷、十爷都来了,在前边客厅里等着八爷呢。

  几个阿哥正在前厅说话,见老八进来,都连忙起身见礼。老十开口就说:“八哥,前儿我来的时候,你躺在炕上还要死不活的,怎么说好就好了呢?嘿嘿,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八哥,你今儿可真精神啊!”

  老十四也走上前来说:“八哥,这一向小弟穷忙活,只来看了你两三次,兄弟我着实惦记着您呢。眼看,让小弟出征的圣旨就要颁发了。圣旨一下,我再来走动就不方便了,今儿个特来瞧瞧八哥,也算辞行吧。”

  十四爷说的是实情。凡是奉旨出京的皇子、大臣,在圣旨明发之前,想见谁见谁,想去哪儿去哪儿。可是,一旦圣旨颁布,就是皇命在身了,除了见皇上陛辞请训之外,是不能随便串门儿的。怎么,你领了皇命还不行,还要去请示某某人吗?嚯,这罪名谁也担不起!所以,八爷听了这话,宽容地一笑,拉着十四弟走到桌旁坐下说:“十四弟,你忙着,我病着,哪能让你再多操心呢?唉,有几个小人,天天盼着我死。可是阎王爷却怎么也不肯收我,这不,我又被从鬼门关撵回来了。哈哈哈哈……哎,十四弟,出征的诏书什么时候发?”

  “哦,回八哥,皇上昨晚召见了我,已经把话说明了,要我率军西征。这事儿关乎国体,圣上让礼部拟定细节,筹办授印、阅兵事宜。明天,皇阿玛让四哥替老人家告庙,告奉先殿,然后送我出天安门,就算礼成了。”

  老九听他们说得热闹,也凑过来问:“哎,我说十四弟,皇阿玛打算给你个什么名号呢?”

  “哦,听说是封我做大将军王。”

  老九大呼小叫:“什么,什么?大将军王?嘿,父皇可真会出点子啊!如今,三哥、四哥和八哥都是亲王了。十四弟你这几年里把兵部整治得这么规矩,如今又代父皇统军出征,封个亲王不是顺理成章的吗?而且亲王统领三军,那威风气势也不同一般哪!好嘛,只封个大将军王,这算哪一等,哪一级呢?亏父皇想得出来。”

  老十也来凑趣:“九哥说得对。十四弟哪一点不如那个书呆子三哥,又哪一点不如那个刻薄鬼四哥。他们都能当亲王,为什么只封十四弟一个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的大将军王?咳,算了,不说这话了。十四弟,皇阿玛昨天召见你,肯定是面授机宜了。能不能给兄弟们透个风,这次西征阿拉布坦,老人家有什么高招啊?”

  老十四有点为难了。这次被皇阿玛委以重任,他老十四还是心存感激的。阿哥中谁受到过如此信任呢?在朝局动荡不安的时刻,皇上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他老十四,把西部边境安宁的大事交给他老十四,说不定,是老人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要试试他老十四的忠心,试试他的才干,将来把江山也交给他呢!现在不封他做亲王,或许是怕他冒尖了会招人妒忌,所以对这一点,他没有牢骚。眼下十哥突然问起父皇内定的讨贼方略,他不能不犹豫了。哪有大将尚未出征就把战略方针泄露出去的道理呢?可是,在这几个铁哥儿们面前,他要是不说,似乎又有点见外。所以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

  “按理,按规矩,我不该说。其实,说了也没什么。皇上定了三步棋:一是要我在西宁阅兵、盛陈天兵军威。二嘛,率军进入西藏,赶走阿拉布坦。第三步是命令他称臣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