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下一个时代(第2/2页)

《冤海述闻》也为方伯谦做了辩护,说:在丰岛海面,“济远号”力战,炮击日本“吉野号”,打得它倾斜,挂起白旗和黄龙旗逃遁(黄龙旗是清朝的国旗)。“济远号”准备追击,但舵机损坏,不能跟踪,只好返航。

这可是倒打一耙的偏袒。东乡平八郎的日记是可靠的。日本官方的报道是清舰在丰岛海面首先攻击日舰,而东乡记为日本方面先发制人地发起了攻击。他不管官方怎么说,如实记录,因此,“济远号”挂起白旗和日本军舰旗逃走的事实是可信的。

逃回大连湾的“济远号”的损伤是人为制造的,对此,泰莱的回忆录中也有记述。

大本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声名狼藉,毫无威信。可是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是受到日本国民的绝对信任的。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9月18日下午四时三十分,以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名义公布的大本营战报说:

前16日午后五时,本舰队第一游击队“赤城”“西京”等十二舰,经海洋岛向大孤山海面进发。17日上午十一时四十五分发现敌舰队“定远”“镇远”“靖远”“致远”“来远”“经远”“威远”“扬威”“超勇”“广甲”“广丙”“平远”十二舰及水雷艇六只。

这份战报与伊东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电报——“敌舰队十四舰及水雷艇六艘”相比较,大本营发表的少了两艘,伊东电报中无舰名。

实际上,这时北洋舰队的阵容如下(括号内为各舰管带):

定远号 (总兵 刘步蟾)

镇远号 (总兵 林泰曾)

致远号 (副将 邓世昌)

靖远号 (副将 叶祖圭)

经远号 (副将 林翼升)

来远号 (副将 邱宝仁)

济远号 (副将 方伯谦)

超勇号 (参将 横炯臣)

扬威号 (参将 林履中)

平远号 (都司 李 和)

广甲号 (都司 吴敬荣)

广丙号 (都司 程璧光)

实际的军舰数量是十二艘,另有“镇南号”“镇中号”两艘炮舰和四艘水雷艇。

把炮舰也算在军舰里,确实是十四艘,但伊东把四艘水雷艇看成了六艘。如果大本营把炮舰当成了水雷艇,数目就相符了。大本营公布的“威远号”,这时并不在北洋舰队里,可能是把“济远号”误认为“威远号”。

此外,还有五艘运输船,也可能是把它们当中的几艘错认为军舰或水雷艇了。

不过,别的舰名都对,单单把“济远号”搞错,很可能是“济远号”在战场的时间不长,致使日方无法确认。

牺牲一人而救众生,佛教叫“一杀多生”,可以套用一句:一杀多戒。“广甲号”的吴敬荣等人,按说也算是临阵脱逃,但有了方伯谦这个靶子,其他官兵引以为戒也就行了。怎奈他继丰岛海面战役之后再次脱逃,作为杀一儆百的牺牲者,实在是非君莫属。

“还真不能掉以轻心呢!”袁世凯不由得摸了摸后脖颈。

这次战争责任最大的,岂不就是我!——想到这里,方伯谦的处死,与他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