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第5/5页)

西川一方:代宗初,高适为节度使。以吐蕃渐逼京畿,曾出师以牵制之,无功。松、维顾相继陷没。松、维、川皆见第三章第四节。《旧纪》,事在广德元年八月。代以严武,破吐蕃兵,拔当狗、盐川二城。《旧纪》在广德二年九月、十月。当狗,胡三省曰:当白狗羌之路,故以名城。永泰元年(765年),武卒,郭英乂代之。以苛酷狂荡,为西山都知兵马使崔宁所覆。后遂以宁主西川。大历十年(775年)、十一年(776年)、十二年(777年),亦频破蕃军,见新旧《书·本纪》。然侵寇仍不绝也。参看下节。蕃寇初入,西北最急,故徙当、柘、悉、静、恭五州于山险以避之。事在大历五年(770年),见《旧书·本纪》及新旧《书·吐蕃传》。此五州,皆在今松潘叠溪营境。自南诏合于吐蕃,而西南亦告急矣。别见第七章第一节。

吐蕃既横,回纥亦骄。大历七年正月,回纥使出鸿胪寺,劫掠坊市,吏不能禁。复三百骑犯金光、朱雀等门。是日,皇城诸门皆闭。慰谕之方止。七月,回纥蕃客夺长安县令邵说所乘马,人吏不能禁。十年九月,回纥白昼杀人于市。吏捕之,拘于万年狱。见第三章第一节。其首领赤心,持兵入县,劫囚而出,斫伤狱吏。十三年正月,回纥寇太原。尹鲍防与之战,不利。二月,代州都督张光晟击回纥,战于羊武谷,在今山西崞县西。破之。北人乃安。皆见《旧书·本纪》。《回纥传》略同。案肃、代时,回纥兵助讨安、史者,不过数千,他蕃国兵来者,亦不能多,《旧书·肃宗纪》:至德二载(757年),元帅广平王统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二十万东向讨贼。三载十一月壬申制,有“回纥叶护,云南子弟,诸蕃兵马,力战平凶”之语。时回纥兵来者为四千。《仆固怀恩传》亦云:“回纥使叶护、帝德数千骑来赴国难。南蛮、大食之卒,相继而至。”盖其所本者同也。《纪》又载三载七月,吐火罗叶护乌利多并九国首领来朝,助国讨贼,诏令赴朔方行营。此等蕃国,来者亦必不能多。《新书·于阗传》:肃宗时,王尉迟胜使弟曜摄国事,身率兵五千赴难。于阗距中国近,胜慕化又极深,其兵亦不过五千而已。而唐竟非藉其力不能破敌,其兵力之窳败可想。孟子曰“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信不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