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

武后末年,吐蕃因内乱寖弱,已见第四章第一节。此时中国实不必亟亟与和。乃中宗时,赞普祖母使来为其孙请昏,遽以所养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之。事在景龙四年(710年),即睿宗景云元年也。帝幸始平县送之。哀其孩幼,为之悲泣。为曲赦县大辟罪已下,百姓给复一年,改县曰金城,乡曰凤池,里曰怆别。齐景公涕出而女于吴,不得已也,中国是时,有何不得已邪?守礼,章怀太子子。金城县,后又改曰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使杨矩送主。睿宗即位,矩为鄯州都督,鄯州见第三章第四节。吐蕃使厚遗之,因请河西九曲之地,为公主汤沐之所,矩遽奏与之。《新书·本纪》,系此事于景龙四年三月,似不得如是之速。《通鉴》系此年末。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近唐境,吐蕃自是益张雄,易入寇。一时君臣之昏愦庸懦可知矣。开元二年(714年),吐蕃相岔达延上书宰相,请载盟文,定境于河源。未及定,寇临洮军、兰、渭等州。临洮军,在今甘肃临洮县境。兰州见第二章第六节。渭州,在今甘肃陇西县西南。杨矩悔惧,饮药死。玄宗下诏将亲征,俄诸将破其兵,乃止。宰相建言吐蕃本以河为境,以公主故,桥河筑城,置独山、九曲二军,距积石二百里。见第四章第四节。今既负约,请毁桥复守河。诏可。吐蕃请和。然恃盛强,求与天子敌国,语悖敖。使者至临洮,诏不纳。金城公主上书求听修好,且言赞普君臣,欲与天子共署誓刻。吐蕃又遣使上书,言孝和皇帝尝赐盟,唐宰相在誓刻者皆殁,故须再誓。帝谓昔已和亲,有成言,寻前盟可矣。不许复誓,礼其使而遣之。且厚赐赞普。自是岁朝贡,不犯边。《新书·吐蕃传》《本纪》,开元四年(716年)、五年(717年)、七年(719年),皆书吐蕃请和。盖时吐蕃究承丧乱之后,未能大为边患也。然其在西域,复有战事。

吐蕃之用兵,似诸方面各自为政,中枢不甚能制御,盖其地广而交通阻塞,不得不委任边将,遂成尾大不掉之局,钦陵兄弟之行事,即其明证也。西域、天竺,皆文明之地,为野蛮好侵略者所垂涎,故吐蕃甘心焉。诸国多有乞师中国,以讨吐蕃者,已见上节。其附从之者,则有护蜜及大勃律,而小勃律亦数为所困。大小勃律,为今泊米尔高原之地。小勃律在大勃律西北,护蜜在勃律北。《传》云:地当四镇入吐火罗道,故役属吐蕃。吐蕃曰:“我非谋尔国,假道攻四镇耳。”开元十年(722年),又攻之。其王没谨忙,诒书北廷节度使张孝嵩求救,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昼夜驰,与谨忙夹击,大破之。杀其众数万,复所失九城。吐蕃侵西域之锋一挫。

时中国事吐蕃颇劳费,开元十三年(725年),封禅礼毕,张说奏请许吐蕃和,以息边境,帝与河西节度使王君 筹之。君 请深入。十五年正月,破之青海之西。先是吐蕃大将悉诺逻攻大斗谷,当即大斗拔谷,见第二章第四节。《新书·地理志》:凉州西有大斗军,本赤水守捉,开元十六年(728年)为军,因大斗拔谷为名。又移攻甘州,见第四章第四节。君 袭其后,俘其辎重及疲兵,是年九月,悉诺逻攻陷瓜州,执君 之父,俄而君 为回纥所杀。初凉州界有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落。君 微时,往来凉府,为所轻。及为节度,以法绳之。回纥等密使人诣东都自陈枉状,君 遽发驿奏回纥部落难制,潜有叛谋。上使中使按问。回纥等竟不得理,四姓首长皆长流。其党谋杀君,会吐蕃使间道往突厥,君 率精骑往肃州掩之,还至甘州,为所杀,参看第二节。肃州见第四章第四节。乃命萧嵩为河西节度,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嵩纵反间,吐蕃赞普召悉诺逻诛之。嵩、守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