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怀着奇迹降临的希望(第4/8页)

公爵也在身边罗致了一群不具有正式身份的幕僚。堂迭戈·弗洛雷斯·德·瓦尔德斯是一位才华出众、野心勃勃的军官,公爵在日后的工作中过于信赖的帮手,此时仍然和警卫西印度群岛的盖伦帆船一起待在卡迪斯。不过公爵执意征调来了堂迭戈·德·马尔多纳多和马罗林·德·胡安船长,两位都是经验丰富的海员,名誉甚佳。从指挥长重炮兵的堂阿隆索·德·塞斯佩德斯那里,他借调了一位意大利海军火炮专家。而他手下最能干的三位分队指挥官——佩德罗·德·瓦尔德斯、米格尔·德·奥昆多和胡安·马丁内斯·德·里卡德——则组成了军事会议的核心。无论他这三位左膀右臂后来对公爵有怎样的看法,他们一开始都非常喜欢和尊敬他们的新任指挥官,公爵转过来也对三人的建议重视有加,不仅频频遵从他们的判断,而且在交谈时保持了亲切礼貌的语气,这与惯于咆哮、嘟哝和厉声说话的尖刻的老侯爵大相径庭。从公爵接手的这一刻开始,船员之间的氛围着实要比圣克鲁兹时期和谐多了。

在一位位分队指挥官的陪同下,新任总司令接下来开始视察这只拼凑起来的舰队。很明显,他被看到的景象震惊了,不过在写给国王的信函中,虽然他在需要直言不讳的地方已经足够直率,但通常还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克制的语调。尽管圣克鲁兹留给了他这么多麻烦,在这些信函中,他并没有对前任使用哪怕一个责备的字眼。也许公爵心里相信,圣克鲁兹在被疾病和忧愁击倒之前已经殚精竭虑,无奈他面对的困局几乎无法化解。里斯本海港的筹备工作之所以沦落到今日的局面,最为难辞其咎的实乃腓力二世。在当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海军分队硬生生地聚拢一处,被迫整个冬天随时待命,同时另一些分队又在缓慢加入,每一次入编都只会破坏好不容易准备就绪的舰队体系,导致舰船和人员需要重新安排。英国海军的半解散状态才是更好的应对办法。可是在这一点上,梅迪纳·西多尼亚也像圣克鲁兹一样,完全无力说服已然失去耐心的主上,好在他最终获得了批准,得以让部分船员返回岸上。

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重新分配火炮和物资。双管齐下势在必行,哪怕两方面都会不时遭遇令人不快的意外,不过二者比较来看,自从圣克鲁兹和他的船长们开始认真思考眼前要面对的事态开始,所有人心中头等关切的大事还要算是火炮。当时出现了一种传说,据称西班牙人鄙视炮兵,自认为只需要冷兵器就能赢得海战。可能确实有一些纨绔子弟在马德里四处夸夸其谈,悲叹不该把那些邪恶的硝石从无辜大地的腹中挖出来,他们还抗议,要不是因为有了这些邪恶的火炮,上阵杀敌的本应是自己,不过,人们从职业军人那里却从未听闻过此等论调。单船之间的对决——大西洋上的多数战斗以这种方式展开——的确时常以抓钩扣住敌船后登船搏杀分出胜负,地中海上加莱桨帆船之间的混战也经常呈现出这种风格,因此两类战斗形式的结局都取决于,或者说看似取决于面对面的白刃战。然而,任何曾经指挥过远洋战舰的人都不会轻视长重炮的作用。圣克鲁兹尚在时,下属最早发出的抱怨便是他们缺乏足够的长重炮,已有的长重炮规格又不够大,圣克鲁兹将他们的抱怨传达给马德里,并给予强烈支持,老侯爵还进一步提醒道,盖伦帆船理应拥有首先挑选较重火炮的权利。舰队的军事会议也完全理解这一点,他们就经费问题向国王递交了恳请;腓力同样对此表示认同,并终于设法将这笔钱筹措到位。

在百般督促下,马德里的兵工厂承诺将于 12 月 15 日前移交 36 门新铜炮,包括加农炮、半加农炮、长重炮和半长重炮,里斯本的工厂也承诺贡献 30 门火炮。此外还有从西班牙各港口的外国船只上拆卸下来的 60 到 70 门火炮供舰队使用,不过我们有理由猜想,这些炮也许尺寸偏小,多数仍为铁制,炮弹大概只有 6 磅、4 磅乃至 2 磅。在人们的期待中,更多的大型铜炮将从意大利运抵里斯本,或者经由汉萨同盟的港口从德意志运来。但是火炮铸造是一种难度颇高的工艺。制造一门大型铜炮虽然不像雕刻一尊塑像,比如切利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