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与狼共舞的日子(第2/7页)

嘉靖皇帝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在助长皇权之争。他命令大臣为景王选择藩地,最终确定为湖广德安府。他并没有为裕王选择就藩的地点,而是将其留在京都,这基本上算是宣告了朱载垕的储君地位。

虽然景王并不甘心就此退出这场游戏,但是在大臣们的一再要求下只好乖乖地去了自己的藩地。没过多长时间,景王朱载圳病逝于就藩之所,整个帝国似乎都为之松了一口气。有人说,嘉靖皇帝偏向景王,这其实是没有丝毫根据的。嘉靖皇帝在听到景王的死讯后,在徐阶面前长叹道:“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

事已至此,即使嘉靖皇帝再怎么看不惯裕王的行事作风,即使朝臣们心里再怎么怀疑裕王的智商,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裕王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裕王虽然没有被正式册立,但实际已与储君无异。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春,在首辅徐阶的大力荐举下,吏部尚书郭朴和礼部尚书高拱先后进入内阁班子,分别担任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二人在帝国的官僚体系中都属于能力超拔、才华出众的,并且为官资历也不浅。尤其是高拱,在裕王朱载垕身旁担任讲官长达九年,与裕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经严嵩、徐阶等人推荐,高拱由翰林院侍讲学士升太常寺卿,分管国子监祭酒事宜。高拱离开裕王府赴任新职的时候,裕王朱载垕居然哽咽着不忍别离,给了他丰厚的物质奖赏。高拱虽然离开了裕王府,但是府中事无大小,裕王都会派人前去征询他的意见,可见双方的信任指数有多高。向高拱示好,就等于向裕王示好。裕王继承大统后,持有这份好感的人便可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时人眼中看来,徐阶所走的这步棋还是靠谱的。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徐阶愈发强烈地感觉到,让高拱入阁是一个错误。高拱恃才傲物,对他这个首辅兼恩人全无半点感激之意,反而处处喜欢与其争锋。

隆庆皇帝朱载垕居于嘉靖和万历之间,可以说是帝国皇权递延过程中的一个过渡人物。朱载垕从父亲嘉靖皇帝朱厚熜手中接过权柄时,已经是三十岁的成年人了。由于他的生活长期笼罩在嘉靖皇帝的阴影之下,人生难免处于一种灰色状态。从表面上看来,嘉靖皇帝对于自己将来的接班人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度。以至于有官员私下里议论,朱载垕只是一个挂名太子,最后能不能顺利完成权力交接还是未知数。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隆庆皇帝的心理甚至生理都受到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隆庆皇帝本来就不是一个心智聪慧之人,按照大学士高拱后来的回忆:皇帝是个智力平平、笨口拙舌、优柔寡断、经常沉默不语的人。正因为如此,有的大臣甚至以为皇帝是一个哑巴,甚至还有人怀疑他患有轻度的精神失常。历史并没有为隆庆皇帝朱载垕留下多少篇幅,在这有限的篇幅里既没有证据表明,他是英明果断的明君贤主;同样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是一个智力迟钝的精神病患者。

文官们有时会拉他参加一些场面盛大的典礼,想让皇帝在百官万民面前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但是朱载垕的表现往往让他们大失所望,因为隆庆皇帝压根儿就不愿做一个场面上的政治人物,他甚至不愿在公开场合讲上一番大臣们拟好的套话,而让大学士们代他发言。

或许是误打误撞,或许是故意为之。隆庆皇帝朱载垕的这种执政方式收到的实际效果超过了正德、嘉靖两位前辈。隆庆皇帝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无能,或者说是不愿干预具体事务的超然态度,使得那些有能力的文官们能够放开手脚去行使手中的权力,将偌大的一个帝国治理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