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第2/3页)

洪武六年(1373年),也就在朱标23岁那年,朱元璋让朱标尝试着参与国政。

同年八月,朱元璋又命朱标巡抚陕西,考察未来迁移都城的事宜。朱标不负父皇之厚望,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临回来时向父皇朱元璋进献了陕西地图。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朱元璋让朱标接班的意愿是很强烈的。而朱标尽管与父亲在个性方面的差异很大,在施政策略上也有着很多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是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皇位继承者。

当朱标成为皇太子并监国之时,后来和他儿子争皇位的四弟朱棣还只是一个八岁的毛头小子,连个封号都还没有。洪武三年,十一岁的朱棣和兄弟们一起被封为王爵,二哥樉为秦王,三哥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五弟橚为吴王,六弟桢为楚王,七弟榑为齐王,八弟梓为潭王,九弟杞为赵王,十弟檀为鲁王。

其后诸王都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在南京学习文武之道,为将来到各自的藩国守卫大明江山打基础。此外,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都享受到了相同的待遇,在逐渐长大成人后都被封为亲王,并陆续到各自的藩国就藩。

上天在这个时候故意与朱元璋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出巡在外的太子朱标从陕西一路风尘赶回南京,本来身子骨就单薄的他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三十九岁的朱标太子带着朱元璋的无限期望,毅然决然地撇下朱允炆等尚未成年的儿女,也撇下了他即将接手的皇权,撒手西去。

朱标太子的突然薨世,使明皇宫陷入了空前的死寂。这对一心希望大明帝国稳如磐石、长治久安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也彻底打乱了他在此之前的所有政治构想。朱元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短短几天时间,他的头发、胡须全都白了。朱元璋悲痛的不仅仅是自己老年丧子,还对大明江山社稷感到深深的忧虑。

太子死了,朱元璋耗尽心智经营了二十五年的大明“国本”也随之破碎。对于朱元璋来说,一切又要从头再来。大明帝国的皇位继承问题又回到二十五年前的起点上。但对于这时候的朱元璋来说,他已经没有了刚立国时那种意气风发的精气神儿,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做过多的折腾。

太子死后,朱元璋面临着重新选拔接班人的难题。对于选拔皇位继承人,可供朱元璋做参考的历史样板并没有多少,翻来覆去也只有三种。

第一种是兄终弟及。中国历史上的夏、商两代很多时候实行的就是这种王位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的优点是长君主政,可以避免幼主继位所带来的权臣弄政和外戚干政的祸乱,但实际上也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当了皇帝以后的兄长一般都不大愿意将自己的皇位再传给自己的兄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一来就会引发皇位继承的争夺战。

朱标的突然薨世,对朱元璋的打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在这期间,一生勤政的朱元璋居然有六七天不理朝政。大臣们提出让朱元璋的二子朱樉或三子朱棡继位,不过都被朱元璋否决了。

第二种是立爱立贤。何为“立贤”?所谓的“贤”只能是靠主观来判断,无非是以皇帝的价值标准来加以评判。

这种方法的效果值得商榷,因为历史上真正英明睿智的皇帝并不占多数。在这种情形下,所谓的“立贤”就成了一个听上去美妙的借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立贤”实际上也就等同于“立爱”。皇帝心头之所爱,不一定就是帝国臣民之所需。

朱标死后,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在大臣们的劝解之下,收起悲痛的情绪,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根据明成祖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记载,就在朱标太子死后的第三天,朱元璋在明皇宫的东角门召集朝中重臣,讨论未来皇位继承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