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怀恩之变(第2/3页)

从一个开国帝王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来看,无论是执政能力、军事能力还是个人品质,窦建德基本上都算是达标的。

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导致他失败的主观因素肯定是有的,但是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客观因素——他的对手李世民太强大了。

假如隋朝末年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没有李世民,那么最终君临天下的人很可能就不是李渊,而是窦建德。

退一步说,即便窦建德最终不足以战胜李渊入主长安,但是与四方群雄成鼎足而立之势则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武德三年的春天,河东的战局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唐军丝毫没有取胜的迹象。

唯一让李渊感到欣慰的是,正月十四日,长期在蒲坂负隅顽抗的隋将王行本终于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开门出降。正月十七,李渊亲赴蒲州(蒲坂)受降。

就是这一次亲赴前线,险些让李渊丢了性命,因为有人精心策划了一次谋杀,准备取代他的天子之位。

这个人是李渊的心腹重臣,也是他的表弟——时任工部尚书的独孤怀恩。

独孤怀恩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野心?

说来话长。独孤怀恩是三朝外戚,他的三个姑妈分别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所以杨广和李渊都是独孤怀恩的表兄。李渊曾经跟他开玩笑说:“你姑妈的儿子都当了皇帝,下次可能会轮到我舅舅的儿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渊的一句玩笑话既深深刺伤了独孤怀恩的自尊心,也煽起了他篡位称帝、君临天下的野心。独孤怀恩时常为此扼腕长叹:“难道我们独孤家只有女儿的命尊贵?”

当时王行本据守蒲坂,独孤怀恩多次奉命进攻,不但久攻不克,而且损兵折将。李渊屡屡下诏责备,独孤怀恩大为怨恨,于是开始和他的部属元君宝密谋叛变。可是兵变尚未发动,独孤怀恩就和永安王李孝基、内史侍郎唐俭等人一起被派到了河东战场,随后又在夏县遭遇惨败,被尉迟敬德俘虏。口无遮拦的元君宝私下里经常愤愤不平地对唐俭说:“独孤尚书近来正在谋划一件大事,如果及早发动,岂有今天的奇耻大辱!”唐俭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料到位高权重的外戚独孤怀恩居然有了谋反之心。

后来李世民在美良川伏击尉迟敬德,独孤怀恩趁乱逃回长安。一直对他深信不疑的李渊又交给了他一支军队,命他继续攻击蒲坂。就是在这个时候,元君宝再次对唐俭说:“独孤尚书能逃出大难,再回蒲坂,真是命中注定要当帝王的人,可谓王者不死啊!”

唐俭闻言,意识到毫无防备的李渊随时可能遭到独孤怀恩的毒手,顿时心急如焚。不久,唐俭又听到了王行本投降,李渊将亲自前往蒲州受降的消息,他大为惊恐,料定独孤怀恩肯定会趁此机会发动兵变,谋杀李渊。可其时唐俭仍然被困在战俘营中,根本没办法把消息送出去。唐俭情急之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向尉迟敬德建议,请他释放行军总管刘世让,让刘世让回朝劝说李渊放弃河东,与刘武周言和。尉迟敬德觉得这个建议不错,随即释放了刘世让。唐俭就把独孤怀恩企图谋反之事告诉了他,让他火速面奏李渊。

与此同时,李渊已经离开长安,来到了黄河岸边,准备渡河;而独孤怀恩也已入据蒲坂,在城中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专等着李渊到来。

接下来发生的这一幕可谓惊心动魄。就在李渊刚刚登上渡船,准备前往独孤怀恩大营的时候,刘世让一路策马狂奔,终于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赶到了渡口。

听完刘世让气喘吁吁的奏报后,李渊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感慨万千地说:“我能逃过这一劫,实在是天意啊!”李渊随后派遣使者入城,命独孤怀恩过河觐见。独孤怀恩不知道计划已经泄露,单独乘坐一艘小船来到了李渊的大营。刚刚进入营门,连李渊的面都没见着,独孤怀恩就被禁军逮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