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民党军作战基础的增进

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选择持久消耗作战方针,和当时国内外相对有利的环境直接相关。周恩来曾经谈道,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能出动五十万大军发起进攻和实行封锁,那是他的全盛时期”。[54]确实,和前四次“围剿”几乎一直在国内外动荡局势中进行相比,第五次“围剿”进行过程中,南京政府内外环境相对宽松,给了其从容展布的空间。

从外部环境看,长城抗战并签订《塘沽协定》后,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活动告一段落,北方的压力暂时有所减轻,此后直到第五次“围剿”结束,日本在华北一直未有大的动作,南京政府获得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南京政府积极调整对外政策,与英、美等国加强联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宋子文于1933年4月开始长达半年的欧美之行,并与美国订立5000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宋子文之行被认为标志着“南京政府对欧美国家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起端”。[55]在加强经济联系同时,南京政府向西方国家大量订购武器装备,据中央信托局统计,1933年和1934年两年间,购买军火费用达6000多万元。[56]这些,既加强了南京政府与西方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又提高了其军事装备和统治能力。共产国际军事顾问1933年初报告:“在敌人方面,武器装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其机枪和火炮的配备程度已接近现代军队的水平。”[57]具体到实战中,国民党军发动第五次“围剿”后,将其装甲部队和新购德国山炮投入进攻,发挥出相当效果。粟裕回忆:“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58]红军两个主要军团的指挥者彭德怀和林彪都注意到:“蒋军在第五次‘围剿’时,技术装备比以往几次有所加强。”[59]“每连有多至六挺的机关枪,至少也有一挺。我们在敌机枪下除非不接近,一接近一冲就是伤亡一大堆。”[60]周恩来在1934年初对反“围剿”战争作出初步总结时,印象很深的就是国民党军装备和编制的加强:

每团中的火力配备改变了。过去每营有机关枪连,现改为每团属一重机关枪连,而每一步兵连中则加多轻机关枪的数目(每连三架)。

他的部队中的非战斗人员亦大大裁减,为便于山地运动与作战。他的行军公文也减少到最小限度,增加战斗人员的比例。[61]

随着对国内地方实力派的压迫、清除和国内建设的展开,南京政府统治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内部形势趋于稳定。第二、三、四次“围剿”中,南京政府均遇到严重的内部纷争或外敌压迫。中共有关报告显示,第二次“围剿”时,国民党军起初也取稳扎稳打方针,后因胡汉民事件导致粤变不得不加快“围剿”行动,使红军觅得作战良机。尤其当红军首战东固时,蔡廷锴部在红军后方,红军仅有一师部队牵制,“假使此时蒋蔡北进,则我们后方受到危险非常困难,但此时蒋蔡不但未前进,并且将前进到城冈的部队撤退到兴国城(原因大概是因为广东问题发生)”,[62]使红军摆脱了腹背受敌的危险。第三、四次“围剿”期间的粤桂反蒋、九一八事变、长城事变,也直接影响到国民党军的作战行动。第五次“围剿”中,虽然1933年底发生以十九路军为军事基干的福建事变,但由于事变很快遭镇压,蒋介石反而由此取得对福建的完全控制。福建事变的迅速失败,也使各地反蒋力量不得不有所忌惮,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地方实力派的反蒋公开活动偃旗息鼓。完全控制福建后,除广东陈济棠外,国民政府从东、西、北三面完成对中央苏区的包围,无论是军事展开或经济封锁都获得了更好的内外环境。尤其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红军主力相继转移后,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安定,蒋介石更可全力筹划对付中央苏区之策。1933年6月23日,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剿匪根本计划渐立,逐渐推进,期以一年,必能成功,惟时局是否许可耳。”[63]后来的事实证明,蒋介石获得了这种时机。直接在前线指挥“剿共”军事的陈诚对此颇有同感,第五次“围剿”发动之初,他在家书中表示:“此次剿匪当有把握,因蒋先生亲自督剿,无论精神物质方面,均有关系。以部队数量言,已较之以前增加十余师。而精神方面,各级经庐山训练之后,确有进步也。”[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