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胖星球

我并不能算是一个胖姑娘。严格地说,我是属于微胖界的。

勤能补拙,胖能添勇。“一个勤劳的微胖子对别人的信任有一种类似万有引力般的吸纳能力”,这是我的万有引力定律分支第一条。所以,在校庆木构课的时候,成为小组负责人之一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

但直到叮叮当当的施工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二月末开学的时候,在瑟瑟的冬雨里来看场地,准备做设计,大家都还是抱着嘻嘻哈哈玩笑的心态——谁会想到不到五月这里就真的要建一座房子了。仅仅因为恰逢学校110周年的校庆,有阔绰的校友出资,于是,木构课——在大家以为只是做个木头书架之类的东西的时候,居然变成了要亲手建一座真的房子。对于建筑系的学生而言,这是难得的机会。

年级共两个班分成三个组,计划在仙林校区建三座木结构的房子,房子分别位于教学楼前、大学生活动中心前以及食堂前。而这些小木屋会在五月的校庆活动期间成为展厅。茫茫新校区,我们要把自己的小木屋这样轻轻地放进去。而我们组要做的是食堂前面那个。

校庆的日子在五月。二月和三月里我们做设计,四月中旬,木房子开工建造了。

卡车送来一车一车的木料,仙林校区地下车库成为我们建房子的备料间。在灯火通明的地下室,还没有用过的木材堆成小山的样子,被叠放得整整齐齐,像冬天的森林般空旷而又充实。

第一天,除了几个人在地面上给建筑定位、放线,其他人都在地下室备料。我协调所有的工作,并在不需要协调的时候忙东忙西。我们要做的事便是按照图纸给每根木材做下切割、打孔、安装的标记,之后有人负责切割,有人负责钻孔。切割完毕并打过孔的木料,在截面写上编号,贴上黄色的小便利贴,用红色马克笔写上“OK”,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等待被送到地面上。

机器此起彼伏地轰鸣着。

傍晚,我们从地下室出来,在入口外休息一会儿。旁边是运动场,空旷的风穿过高高的铁丝网,金黄的阳光落在喧闹的跑道上,有队伍在进行篮球比赛。年轻的姑娘在一旁高声喊着加油。

江昊推着一车木料从地下室的坡道走上来,他是教学楼前那一组的。他的头发大概是新剪的,头顶卷卷的,看上去烫过,因为这发型很惹眼,让人忍不住要多看一眼或者调侃一句。坡道很长,我一直看着他,他于是显得很不自在。我上去帮忙推了一把,又接着回去坐着。

是什么时候开始熟起来的呢?要说交集,做木构房子之前,大约只有那么零星的一点吧——众人一起去郊区看某个房子,上课时偶尔会坐在附近这种程度。唯一微妙的时刻,是去年冬天的时候,有一场电影公映。有一天在班级群里聊天,众人纷纷表示可以一起去看。

我在网上给要去的人买了票。看电影的那天,有女同学从外地回来,在半路耽搁了,估计比电影开场晚到十分钟。

电影票在我手里,快开演时,我对他们说:“你们都进去吧,我一个人等她就好!”

别人都起身了,只有江昊还是坐在我隔壁的椅子上玩手机。

“你不进去啊?”

“一起等吧,留你一个人也不好。”

就这样一句话也没有再说地各自坐在椅子上。后来女同学来,我们一起猫着腰进场,里面人不多,我们随便找了三个座位坐下来。江昊坐在我身边。屏幕的微光亮起来的时候,我可以看到他瘦长的手搁在椅子的扶手上。“真瘦啊。”内心忍不住这样说了一遍。

唯一微妙的时刻,说起来,就是这里了。

四月初木构设计开始进入画施工图的阶段。江昊负责他们组的屋顶与结构,而我负责我们组的。因为结构是类似的,为了看图和探讨方便,在专业教室,我把自己的位置挪到了他对面,就这样渐渐熟悉了起来。然而,这份熟悉好像也仅仅是保存在专业教室里,像是在冰箱里保存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