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五章 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日本(第6/7页)

虽然大家不可能真的跟一个小孩子过不去,但地图被弄湿了,会议被搅和了,所以尽管嘴里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但脸上总归是不怎么好看的。

而唯独孙文,一看大月薰,就笑了,然后说道:“没事,你能主动来道歉,真是个好孩子。”

说完,拿出了一瓶糖水椰子,送给大月薰当见面礼。

日本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物产比较贫乏的国家,在以前就连砂糖也属于比较珍贵的食品,至于椰子,那更是只在鹿儿岛等南国地带才会有的特产,横浜的小孩子兴许连见都不曾见过。

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相见。

那一年,孙中山32岁,大月薰……10岁。

至于后来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我们后面慢慢再说。

话说在维新党的核心里,还有一位也来到了日本,那便是梁启超。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梁启超跟他的师傅康有为完全不是一种人。首先就是人品,这位梁先生基本上天生就干不来那种坑蒙拐骗的勾当,一直都是个心胸坦荡之辈。即便是在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大臣中间,他梁卓如的口碑也是不错的。

俗话说人品决定待遇——康有为从天津跑到上海从上海跑到香港再从香港跑到日本,绕了亚洲小半圈可临了临了日本人连岸都不打算让他上。

但梁启超,还没离开中国,日本那边连欢迎会都准备好了,伊藤博文更是亲口表示:“梁启超是中国罕见的高洁志士,使人佩服,是中国最珍贵的灵魂。”

于是早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的10月3日,日本人就亲自派出军舰大岛丸将梁启超接走,先送他去了广岛,后来又到了东京。

和孙中山一样,在到了日本之后,梁启超也给自己搞了个日本化名,叫吉田晋。

吉田,取自吉田松阴;晋,即为高杉晋作的晋。

安顿下来之后,梁启超想办法找到了当时正在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大隈重信,问他能不能想办法把光绪皇帝也给弄到日本来。

得到的答复当然是NO,因为这事儿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日本人要真能想办法从皇宫里把光绪带出来,那当初戊戌变法时就想办法去颐和园杀慈禧搞合邦了,还需要在这儿跟你梁启超扯淡么?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毕竟对方是值得敬仰尊重的梁先生,因此大隈重信只是表示,如今贵国大局已定,先生还请不要急躁,暂且等待数年,等到时局有变,再做计较吧。

不过你也不要笑梁启超太傻太天真,你知道当时康有为在做什么么?

康先生倒是挺成熟的,这位老兄此时搞了一个奉衣带诏,说是自己在临出国前,光绪亲下朱谕密旨给他要他去日本筹款募兵,然后杀回北京讨伐慈禧,因此,为了大清王朝,请在日本的同胞们,多多捐款给我康某人吧,不捐不是中国人。

顺便一说,那个奉衣带诏,是康有为手工伪造的。

两人的人品之差距,大致就在于此吧。

眼看救回皇上无望,梁启超也只能死心作罢,开始蹲在家里过着每天看看书学学日语的日子。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宫崎滔天,宫崎滔天么我们都知道的,那段时间也不知道吃了什么特别来劲,反正是逮着一个维新党就想劝人家跟孙文合伙,结果梁启超倒是真跟康有为有很大的不同,不仅为人好说话,而且也确实开明得很,表示自己虽然是个不赞同革命的保皇派,但却并不排斥他们,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完全能一起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

就这样,当年11月,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梁启超和孙中山第一次见了面。两人一开始还各抒己见互不相容,各说各的理,结果没想到却是越谈越投机,聊到最后梁卓如也不顾自己维新党的身份了,跟孙文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