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二章 东乡平八郎(第5/6页)

当年7月,在福建马尾爆发了中法马尾海战,当时法国的舰队总共有10艘,总吨位15000吨,火炮数量77门,而清朝方面的福建水师,共有战舰51艘,总吨位11万吨,各式火炮240门,尽管在装备上不如法国那么先进,但从数量上来看,其优势还是能够弥补质量上的不足的。

然而,开战不过三天,清朝的战舰就被打沉了19艘,受损32艘,等于是伤亡率百分百,福建水师基本上算是全军覆没了。

“只要日本再发展个那么几年,也不见得不能跟大清帝国的海军碰上一碰。”

在看完了整场战役之后,东乡平八郎如是说道。

“我靠,这仗居然能被这帮孙子打成这样?这个国家干脆砸烂重建拉倒了!”

顺便一说,在看完整个中法战争之后,还有一个人是这么说的,同时也真这么去做了。

那就是孙中山。

看完隔壁邻居打架之后,东乡平八郎回国继续在海军省上班。

在北洋水师访问之前的几个月里,他当上了吴镇守府参谋长。并且参加了丁汝昌开的那个party。

开完之后,丁提督为了展示大国风范大国度量,特邀了一些人前去近距离参观定远号的一些机要部位,比如大炮,比如内舱,比如士兵的宿舍。而东乡平八郎也在特邀的行列之中。

参观完之后,又是一顿饭局,吃饱喝饱,大家各回各家,东乡参谋长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第二天继续上班。

然后,部下便问起了领导:昨天的访问您觉得大清的舰队厉害不厉害?

东乡平八郎笑了笑:“如果开战的话,我们绝对能赢。”

部下一惊,心想你还真是敢想敢说啊,但嘴上自然不敢明说,只能用很婉转的口气问何以见得。

东乡平八郎说道:“我在参观定远号,也就是他们旗舰的时候,看到清国的士兵在船舱的过道里吃面,在主炮管上晾衣服,主炮乃是军舰的灵魂,对它不尊重,怎能打胜仗?旗舰如此,其他的军舰,想必也好不到哪儿去吧?”

属下听完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大人您的观察力也太强了,照您这么说,如果我们和大清打起来,那就赢定了?

“不错,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这个故事后来成了很多人对北洋舰队以及李鸿章口诛笔伐的重要材料之一,最早是见于日本作家小笠原长生的《圣将东乡全传》,看这名字就知道,这书其实是圣斗士星矢的东乡平八郎版,不过在该书中,晒衣服的炮管是隶属于济远号而非定远号,没过多久,我国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先生便被此书给忽悠了一回,于1940年写在《整建月刊》里的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事儿,同样写的还是济远号。这是中日两国关于主炮管晾衣服的最早记录。

但事实上,在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的访问中,济远号尚且在威海卫晒太阳,根本就没有踏上日本的海域。所以之后的各种史书里,这艘船的名字便被定远号给悄悄地取代了。

再到后来就越传越神奇了,也不晒衣服了,说东乡平八郎看到有人在定远号的大炮管子上晒裤子,没过几年这裤子的裤脚管不知道被谁给裁剪了,变成了晒短裤,最近几年直接就有人在文章上写到北洋舰队的水兵在定远号主炮管上晒内裤。也不知道再过个几年会不会有人声称他们晒的是自己的工资单。

定远号主炮口径305毫米,相当于一个脸盆,这还是内径,算上外面的话那就是半米,周长150多厘米,你穿多大的内裤才能挂在上面晒啊?也不怕给风吹掉。

再者,根据图纸以及相关数据显示,主炮管离开甲板的距离是3米多,而露出炮罩的部分不足2米,换句话讲,我如果打算在这根东西上晒衣服,那我得先爬上3米多高的炮管,然后挂在1米多的杆子上——这种长度最多晒一件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