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五章 甲申政变(第6/10页)

而另一位贵客,清国的袁世凯,也没来。这位兄台虽说也收到了请帖,而且金玉均等开化党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他来然后陪着守旧派大臣一块儿共赴黄泉,但袁大人显然不是那种能赶着上门让人砍的类型,12月2日那次事件,让他已经隐约察觉到开化党似乎要铤而走险干一票大的,故而在次日收到请柬之后,特地命人前去打探日本公使的消息,在提前得知竹添进一郎明明一副吃嘛嘛香的身板却依然称病的情报之后,也立刻找了个由头躲在家里不出门了。

这一天,清国方面派出的代表只有一个——中方总办朝鲜商务委员,叫陈树棠,此人纯粹路人一个,实在是没人去了把他派出来装装门面,说起来也算是大清支持过朝鲜近代化了。

当晚6点,宴会准时开始,虽然气氛相当奇怪,大清代表陈树棠、守旧派代表闵泳翊、开化党代表金玉均各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只顾着吃菜喝酒,却始终一言不发,虽然之后不久金玉均本人开始不断小声地跟日方代表,日本公使馆书记岛村久用日语交谈,但其余人等依然闷头吃饭,很少有人言语什么。

吃了几十分钟,突然就有人冲了进来,说大事不好了,着火了。

起火点是位于邮政局边上的民房,所以大伙一听这事儿,顿时就慌乱了起来。

而金玉均则非常淡定地继续在那里跟岛村久吃菜聊天,因为这火就是他叫人给放的。

还有一个人也没慌,那就是闵泳翊,时任右营使兼军务总办,算是兵权在握之人,此人堪称是朝鲜近代史上罕有的好汉。

他是闵台镐的儿子,闵妃的亲侄,可谓是出身贵胄,18岁就中了科举,同年被封三品官位,这在朝鲜历史上都是相当少有的,无论是高宗还是闵妃,对闵泳翊的态度,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绝爱。

根据史书上的话来讲,叫作两殿绝爱之,言无不从。

而在政治立场上,闵泳翊其实本是开化党,他不但去过日本,还去过美国,朝鲜引进西方技术搞农业这个业务,就是他主办的,就连我们现在正说着的这个邮政局的落成,实际上也有他的一份。

只不过由于家庭出身跟所处地位的关系,使得闵泳翊更倾向于闵氏一族和大清,所以他尽管干着开化党的事儿,却有着一颗更能和守旧派共鸣的心,从而也成了这次政变中金玉均他们最想除掉的人之一。

再说当日宴会,一听说着火,闵泳翊当即就摔下碗筷站了起来,表示自己要去救火。

此话正中金玉均的下怀,根据他的计划,在着火之后,不去救火的都是提前知情的开化党,前去救火的必然是毫不知情的守旧派,等他们冲到火事现场之后,再趁着混乱一刀一个,完后丢进大火里烧成灰,大事便算成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这闵泳翊都说完话带着人拎着水桶冲出去了,其他的守旧派大臣还在宴会厅里拿着手里的酒杯筷子——他们早就慌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看着这群废物,金玉均一时也无话可说了。

而那闵泳翊带着人马冲到现场,一脸盆水还没来得及泼出去,迎面就冲来了一个日本人,手提武士刀,上来就是一划拉,直接命中闵泳翊的大腿,顿时,他血流如注,倒地不起。

接着,那日本人意犹未尽,再走上一步照着对方的头部又是一下,补刀完后,觉得这厮基本上算是完蛋了,于是便又向下一个目标冲去。

该日本人叫总岛和作,他不是一个人,跟他在一起的还有几十名从日本来的武装分子跟几百名开化党人,这帮人都早已在火灾现场全副武装埋伏完毕,只等猎物送上门来。

只不过他们砍得早了,前来救火的就闵泳翊一人,其余的大臣都还在宴会席上,而且,当他们听说着火地点虽然在附近可不过是民房之后,便顿时没了救火的意思,仍然该吃吃,该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