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五章 甲申政变(第3/10页)

三处房产,李范晋的那套在正中,他要是不肯卖,那么另外两套买了也白费,所以那位要造会馆的华侨三番五次跑过去千求万求,又说好话又要加价的,可李范晋就是不肯卖,于是那华侨被逼急了,带了三十几个大汉,趁着夜深人静闯入李家,把李范晋绑到商务署,其实也就是类似商会性质的地方,先是一顿好打,接着问他卖不卖房子。

李范晋不愧是将门虎子,这身上都被打得胖了一圈儿了却还是不松口,死活不卖。

于是那买主只好退一步,表示如果你愿意在你家里修条路,连接左右两块地,那也可以。

凭良心讲你要是在我家当中插一条道我还不如把那房子卖给你呢,所以这条李范晋也没同意。

打也打过了,狠话也说过了,毕竟对方是李景夏的儿子,也不方便把他就这么给弄死,实在没辙了,那个华侨只好去打官司了。

话说在壬午兵变之后,中国跟朝鲜签了一些条约,其中包括拥有领事仲裁权,也就是在朝鲜的土地上,只要涉及中国人的法务纠纷,就能用大清的法律来解决。

很快,大清驻朝公使馆就做出了判决——判李范晋有罪,虽然房子不能强行没收,但还是让李家另外两个兄弟把之前收到的房钱吐了出来,同时,再对朝鲜王室施加压力,下了一道旨意,将李范晋的官职撤销,贬为平民。

这件事情引起了朝鲜民众的极大愤慨。

其实早在此事发生之前,清朝就利用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在朝鲜干过不少天怒人怨的勾当,最著名的莫过于用北洋水师当货船走私高丽参,却说这北洋的军舰在不打仗的时候通常用来当货船跟商船使,不是运东西就是卖东西,甚至还有利用军舰特权涉嫌毒品交易的传闻,从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上来看,或许这并非仅仅是传闻。

总之一句话,从壬午兵变之前到之后,袁世凯拼了小半条命在朝鲜苦心经营起来的大清光辉形象,现在全毁了,取而代之的,是朝鲜老百姓那载道的怨声。

由于排华情绪的产生,使得日本势力得以乘虚而入,这对开化党来讲当然是美得很,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又开邮局又搞农业还组建军队,这钱很快就不够用了,于是金玉均跑出来对高宗说,自己在日本有路子,干脆找他们贷款,不多贷,三百万日元足够了。

高宗一听说日本人肯借钱,自然非常乐意,连忙命金玉均赶紧坐船渡海,尽快把这三百万给弄回来。

金玉均确实在日本有路子,而且明治政府也确实答应过他,说如果你们亲日派在朝鲜搞改革需要钱,可以尽管来问我们大日本帝国要,虽然我们日子过得也不特别富裕,但日元三五百万还是可以借给你们的。

只不过这答应只是口头答应,我们知道,口说是无凭的。

等到金玉均真的跑到日本要求借钱了,明治政府突然就变卦了,推三阻四搞了各种借口,总之就是不肯给钱,就连他最敬爱的福泽谕吉老师也对他爱理不理,于是小金同学没辙,只好两手空空灰溜溜地滚回了朝鲜。

这件事情非常不幸,一来搞改革的资金链断了,要去弄钱,很麻烦;二来会给守旧派以口实,让他们趁机攻击开化党跟日本人都是一群不靠谱的东西。

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守旧派当时正在搞货币改革,而且搞失败了,引发了一场通货膨胀,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又一落再落,压根没工夫再来对金玉均没借到钱一事说三道四。

不过话得说回来,无论是近代化改革失败还是货币改革失败,其实最终受苦的,还是朝鲜老百姓,这一点,金玉均非常清楚。

其实他本来是个和平主义,梦想是借助日本的力量实现朝鲜的近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必然跟守旧派发生冲突,但终究不过是庙堂上的口舌之争,无论如何,大家仍是同朝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