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四章 剑指台湾(第2/10页)

一个政权可以代表国家,但它永远不会等于国家,只是这千百年来有太多的执政者总是误以为朕即国家,朕即国法,以至于最终落了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7年的侵略战争让丰臣家得到的,只有一群抢肥了自己并且互相之间虎视眈眈的大名。

同时还有躲在角落里等待着时机的德川家康。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上这么一句话:一个国家,在国力全盛的时候想要出兵侵略人家搞输出政策,对此我没有任何好评论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打算通过单纯的“攘外”方式来企图一劳永逸地缓解内部矛盾,那我只能给他六个字——玩火者,必自焚。

比较可惜的是,日本人貌似并没有吸取这般的教训。当然,这是后话了。

话说就在丰臣家灭亡后的第二个月,一个可怕的传言便开始在日本各地流行了起来。

那就是丰臣秀赖并没有死,而是逃了。

至于去处,大家则众口一词地认定,是去了海外。

理由是德川家康兴全日本之兵征讨丰臣家,列岛诸侯莫敢不从,那秀赖即便是侥幸逃脱,却也没可能再在日本混下去了,唯一行得通的,只能是漂洋过海。

尽管此事一看就知道是百分百的谣言——当日城外围得跟铁桶一般,不要说是跑国外了,翻墙外都没可能,更何况在秀赖最后自爆时也有数名目击者在场,因此生还之说根本就站不住脚。

但德川家康却非常诡异地信了这邪,他坚定不移地认为那丰臣秀赖搞不好真的活下来了,为了斩草除根,7月时老爷子下令手下组织船队,准备出海找人。

说老实话这招其实并不新鲜,早两百年前的大明永乐帝朱棣就用过,以找侄子建文皇帝为名,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其真实用意是想用大炮巨舰和真金白银扬大明之国威于四海。

而生性节俭堪称吝啬的德川家康自然是没有那当散财童子的瘾,他派人出海的主要目的跟朱棣正好相反,是为了赚钱。

家康的计划是学西洋列强找殖民地,在海外也给日本弄个据点,然后以此展开贸易——主要是和中国的贸易。

由于自万历援朝那一次开打之后,大明朝野普遍很不待见日本,甚至可以说是讨厌,双方连往来都基本中断了,更别说做生意了,因此德川家康一直希望找一个从前跟日本没啥关系的地方,以他们的名义和大明搞贸易,反正天朝上国历来不怎么搞得清外面的世界,这样糊弄一番兴许事儿就能成了。

本来找的是琉球,结果人家多年来就是大明国铁杆小弟,虽说大哥不仗义没来救终究是落了个山河沦丧,可明朝对那地方多少还算知根知底,所以即便是攻下了琉球,可借那方宝地与大明做生意的事儿却是彻底地黄了。

而这一回,德川家康则把目光投向了高砂国。

高砂国就是中国的台湾。

当时的台湾岛和中华大陆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尽管岛上各种小国林立,却也并非和大陆脱离关系,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来往都极为频繁,而且自元朝起,天朝就有设立澎湖巡检司,用以管辖那一圈地方。

这也就难怪家康会选此地下手了。

事实上不光是他,早在文禄二年(1593年),丰臣秀吉就派人去过台湾,要求那里的各小国国王给自己纳贡,结果非常悲摧地被华丽丽地无视了。

然后在庆长十四年(1609年),德川家康亦派出使者有马晴信,坐船过海来到台湾,要求土人给幕府纳贡,但仍然是不得要领,被人家给淡定拒绝了。

不过老头并不死心,灭了丰臣之后眼瞅着海内四平了,于是又打上了台湾的主意,还美其名曰出海找秀赖。

鉴于前几次的失败经验,这回家康决定来一手恩威并济。

元和二年(1616年),在幕府的授意下,长崎代官村山等安率一支由十三艘船三千余人组成的舰队出发,朝着台湾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