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二章 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第5/5页)

第八军团的一万人由秀吉的养子宇喜多秀家率领。秀家时年二十未满,用今天的日本法律来看,还是一个少年。他上朝鲜,那纯粹是开阔眼界,长长见识的。虽然是来长见识的,可这家伙的来头着实不小,除了八军团团长加秀吉养子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全军团总大将。

第九军团那一万一千五百人的军团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极不能打”级别的家伙,他叫做羽柴秀胜,听名字便知道是秀吉家的亲戚,具体说来,是秀吉的外甥。秀胜和秀吉另一个外甥——当时的关白丰臣秀次是亲兄弟。这次来朝鲜也是纯粹来看看的。

不过比较悲剧的是,这位仁兄到朝鲜之后就因水土不服而生了重病,不久后便吹灯拔蜡了。

此外,秀吉还安排了以九鬼嘉隆、藤堂高虎为首的大名,率领海军九千两百人以及船只七百艘从海路进军。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日本海军。

从后来的历史看,无论是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太平洋海战,日本的海军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作战能力和素质。然而,在战国时代,他们的能力概括起来也就一句话八个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当时代表了日本海上最强作战水准的,是这个叫九鬼嘉隆的人所率领的舰队。

九鬼嘉隆,外号“海贼大名”,自织田信长时代就活跃于日本的濑户内海海域,他的招牌武器是天下闻名的铁甲船。

这种船从外形上来看,就是普通的大船上包着一层数厘米厚的铁皮,再安上几门大炮,如同一个铁匣子。

这玩意儿在相对风小浪平的濑户内海,或许还能称王称霸,可到了真正的浩瀚大洋之上,铁匣子就立刻成为了铁棺材,不需要什么炮击枪打,只要风浪一大,便立刻沉底了。

所以,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九鬼嘉隆所带的海军里,只有安宅船,没有铁甲船。

安宅船,就是普遍在战国时代各路大名所使用的战船,长二三十米宽十来米,载重百吨左右。

对于这场战争,作为日本最高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其实并没有过多地为此操心,真正在背后运筹粮草、准备船只、计算预算甚至分摊兵数的,是石田三成。

很多人觉得,这九个军团的军团长,都代表着日本当时的最高作战水平,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名将中的名将,他们的名字,至少在日本,那是如雷贯耳的。

但客观地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当时的日本,是绝对够不着“精英”这个头衔的。

因为战国最精彩的时代早已过去,那些真正的超一流精英大腕儿,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等人,早已经驾鹤西去好多年,剩下的除极少数外,都只是一些二流三流的货色。

至于名将,这个倒是真的,他们都很有名。不过有名的原因并非其他,而是这些人大多都有一个真正精英级别的爹。

黑田长政他爹,黑田官兵卫。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的养父,以及羽柴秀胜的舅父,是丰臣秀吉。

毛利辉元和小早川隆景是毛利元就的孙儿。

宇喜多秀家的养父也是秀吉,而他的生父,则是被誉为日本第一阴毒之人的大名——宇喜多直家。

如此等等。说得难听一点,这就是一个二世祖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