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九章 又一次国书事件:高表仁访日(第5/8页)

太宗听完之后当时就双手颤抖了——给气的。

正所谓恩威并施才是外交的正道,即便是面对真正的藩属国,也不能空耍威风不办正事,不然把人得罪了不算,还很有可能落下大唐只知道以大欺小的口实,更何况这倭国本身就不是大唐的属国,把他们当臣服之国对待本来就是大错特错。

李世民用能够想得到的最泼辣的词汇将高表仁一阵怒骂之后,又作出了处分决定:罚俸两年。

同时,还在史书上给他留下了千古一笔——表仁无绥远之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并非一味的逞强斗狠才是爱国,山背大兄王跟高表仁就是两个反面教材;在关键的时候,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地维护国家尊严国家原则的,那才是真正的爱国之才,最好的例子,自是莫过于轻王子了。

高表仁事件之后,中日两国之间的高层交往又进入了停滞状态,唐太宗不知道该以何种方法来面对这个被伤害过的邻家小弟,所以一直都没再派去使者;倭国那边倒不是和之前那样闹小性子,而是国内事情确实比较多,忙不过来。

公元636年,一场大火席卷了舒明天皇所居住的冈本宫,虽然大王及其重要亲眷都安好无事,但木造的冈本宫却被付之一炬。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毕竟那年头消防技术都比较原始,故而在火灾发生后,舒明天皇只不过是移驾田中宫了事,然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只是不曾想这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以苏我虾夷为首的一批苏我氏重臣突然就罢了朝,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只去冈本宫上朝,绝不去什么田中宫。

于是非常喜感的一幕出现了——每到上朝之日,整修一新的田中宫里头,舒明天皇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宝座上,然后面对着下面寥寥无几的小臣,也不知这国家大事从何说起,而在差不多已经被烧成平地了的冈本宫遗址上,则正襟危坐了苏我虾夷等一大批国家栋梁,大伙齐刷刷排排席地坐在这残垣断壁之间,面向原先放宝座的那个位置,仿佛大王真的就坐在那里一般。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大半年,最后两边人都忍不住了——舒明天皇显然当不了光杆司令,而苏我虾夷他们也不可能在日渐天凉的秋冬季节仍坐在荒地上,于是大家很默契地各自鸣金,聚集在了田中宫里,当然,彼此之间的梁子,肯定是结下了。

之所以要来这一套,其原因不外乎是苏我虾夷觉得舒明天皇似乎越来越难以被自己掌控了,比方说他曾经反复向大王建议选自己的妹妹当王后,可是却被舒明天皇一口回绝,最终让宝皇女上了位。

尽管虾夷是个讲究万事和为贵、和气生财的人,但这所谓的“和”不过是用来控制朝政的一个手段罢了,现在既然有人不愿意为他掌控,自然就要非常不和气地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认清谁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实际掌权者。

所以在事件发生之后,一个看起来挺靠谱的谣言开始传了起来,那就是这把火实际上是苏我虾夷放的,为的就是给之后的罢工作铺垫,目的是警告跟自己越来越貌合神离的舒明天皇。

同时还有一个谣言,说放火的其实是山背大兄王。

这倒也不是空口白话,至少大兄王有着充分的作案动机,且说当年推古天皇走的那会儿,这大统本该由他继承,结果因为在朝中的评价是过于年轻,不得已让舒明天皇抢了先机,但即便如此,他仍是下一届王位的热门候选人,说得露骨一点,只要舒明天皇死了,那么下一位大王,十有八九就是山背大兄王。

当然,这终归是谣言罢了。

冈本宫的大火到底是哪路英雄豪杰放的,至今已然成了千古之谜,但事实是山背大兄王在苏我虾夷罢朝之后,显得非常高兴,先是在自己家里赏月喝酒吟诗作赋,接着又暗地里频频派人跟苏我虾夷取得联系,甚至还相约一起旷工出去打猎,一时间,两人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