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雍正的时代(第2/2页)

清朝的天子是立于满洲民族和汉民族两根支柱之上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统治两个民族的人民,天子需要官僚,但官僚不能形成特权阶级,必须像线一样细,像管一样空心。

清朝初期的历史是君主权力扩张的历史,但君主权力的扩张具体而言不外乎是从上述第一形态的封建制转到第二形态的独裁制。太宗迫害兄弟、顺治帝剥夺睿亲王家的特权、康熙帝诛杀权臣鳌拜等事件都是在这条道路上无法避免的悲剧。再加上同一个天子(康熙帝)连续统治数十年这一个人因素,其结果是,至康熙帝末年,清朝的体制已经大体上接近中国式的独裁君主制。

雍正帝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即位的。“个体发生重复系统发生”的原理也必定适用于雍正帝个人,如清朝在其初期不得不在短时期内快速经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一般,雍正帝在他即位初期的数年中必须快速经历数十年的清朝历史。于是这条道路上的悲剧不断上演。雍正帝迫害兄弟阿哥们、迫害宗室苏努一家,以及镇压大臣隆科多等事件正是因此发生的。

既然在清朝之前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独裁制的轮廓,雍正帝个人的努力在确立独裁制方面应当很容易取得成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宋朝以后的中国,近世的独裁制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完全实施。阻碍君主独裁制实施的是官僚的特权阶级化,官僚的特权阶级化只有在他们之间产生私下团结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当私下的团结逐渐发展,无非就形成了所谓的“朋党”。

说起中国独裁制的理论,官僚的地位是因天子的恩惠而临时被授予的,因此他们只是辅助天子的机关,只能作为充当联络天子与人民之间的电线或通气管。因此官僚应当单独直属于天子,官僚之间不允许横向联结。若是他们建立起横向的联结,官僚就结成了一个团体,会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自主地行动。在人民之上拥有特权的人只有天子,所有人在天子面前都应褪去光辉成为平等的人,这是独裁制的终极理念。然而实际上,应当作为独裁君主的天子与他的人民之间出现了官僚这个特权阶级,形成了半封建化的阶级社会,企图侵害天子独裁权的危险无时不在。独裁君主必须与妨害他的独裁权之人持续斗争。因此中国近世的历史可以被视为独裁君主与官僚之间不断暗斗的历史。在这一点上,从清朝初期到康熙帝为止的历代天子,以及现在作为研究对象的雍正帝都不能例外。

康熙帝自即位之初到晚年,一直不间断地为官僚间的朋党而烦恼。特别是由于围绕着皇太子问题而发生的事情,令皇帝的烦恼更甚。即使雍正帝即位之后,这个形势依旧没有迅速改变。雍正帝制服他的兄弟阿哥们,诛杀官场上的大人物、政界的大党首、汉军出身的年羹尧,无非是对朋党比周这一风气的镇压。

雍正帝实现了中国近世独裁君主制的理想,在世界历史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优秀的独裁天子。这意味着他在某种程度上解散了官僚私下的团结,令每个人直属于自己,对他们随心所欲、颐指气使,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困难的任务不可能仅凭天子的权力震慑住官僚就能够实现。不容忽视的是,这不仅需要策略,需要准备,同时也需要耐心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