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变成猪,变成狗!(第2/6页)

在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中,在感情上最能激起人们的兴趣的当然是对雍正帝不利的传言。对成功者的嫉妒、对权力者的反感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但这些谣言无休无止必定有什么原因。雍正帝毫无疑问把传播谣言的罪魁祸首锁定为八阿哥。

被任命为朝廷的四位最高委员之一的八阿哥绝对谈不上春风得意。雍正帝对待八阿哥表面上看起来极其慎重有礼。但对八阿哥而言,越是受到礼遇越是心情不快。无论是出席朝廷会议的时候、走在路上的时候,还是在家休息的时候,他无时无刻不感到雍正帝的密探就在身边盯着自己。不,所有人在不经意间都叛变到了行情大好的雍正帝一方,变成了监视自己行动的走狗。最高委员中的另一个人,兄弟十三阿哥正是如此。

八阿哥和十三阿哥同时被授予亲王爵位,分别为廉亲王和怡亲王。在清代,皇子不一定都会成为亲王。他们的爵位逐渐上升,最高爵位即是亲王。在八阿哥的亲朋们前往祝贺这位新亲王的时候,八阿哥却满面愁容地说道:

何喜之有?我头不知落于何日。

八阿哥不经意间说漏嘴的话意味深长,被密探一字不漏地传到了雍正帝的耳朵里。

这个无礼的家伙!不可饶恕!

雍正帝暗下决心。虽说是兄弟,但现在自己已经践天子之大位,比起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更为贴切。身为臣子,对君主表示不满和反感的就是乱臣贼子。如果因为是兄弟就饶恕他的话,如何能够要求万民效忠于朕呢!

虽说如此,再等等,再等等。现在还不是反目的好时候。一定要等到时机成熟,牢牢抓住他的尾巴的时候再下手。在点燃炸弹之前,将它一直紧紧搂在怀中才是最安全的。

雍正帝若无其事,寻常一般地对待八阿哥,命令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自不必说,无论何时密探们都在从各个角度暗中窥视着这些行动。八阿哥接到的首项任务是营造先帝山陵的工程监督。八阿哥深知雍正帝勤俭节约,因此尽可能压缩了工程的预算。建造山陵需要红土,按照先例应当从北京运来,但由于脚价太高,权且代以当地的红土。

怠慢先帝的山陵工程,偷工减料,想要让朕蒙受不孝的恶名吗?!

与八阿哥的预期相反,他竟然受到了雍正帝的斥责。接下来的工作是管理上驷院。因为牧场有太多毫无用处的马匹,他计划缩减马匹的数量。

是说先帝的做法太过奢侈了吗?若有大事,有多少马匹也不算多!

再次被训斥的八阿哥愈发灰心丧气了。接下来他又被命令去整饬内务府的人事。这个工作若是处理不好,很是遭人怨恨。最初的整顿计划被斥责为太宽松。管他呢,破罐子破摔吧。果不其然,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了激烈的反对。内务府的人员高举反旗蜂拥而来。虽然骚乱在发展成为暴动之前被镇压了下去,但得知这件事的雍正帝无法保持平静,认为这次骚动想必是八阿哥为了让天子怨恨而故意导演的一出闹剧,说不定骚乱本身就是八阿哥暗中煽动起来的。

八阿哥想着,无论如何都会遭到憎恨,于是在被问到是不是煽动者的时候,不管什么都“是,是”地点头承认。他的承认却令雍正帝更不满意。八阿哥才不是因为不是对手就沉默不语、低头认输的那种人呢。一步一步调查下来,雍正帝终于明白,对八阿哥煽动这次骚动的猜测确实无根无凭。那么这是他想要通过替人顶罪博得人气、赢得世间同情的策略吧?雍正帝如此胡乱地猜测。他让八阿哥明确指认骚乱中最先涌入八阿哥家的人,八阿哥根据目击的厨师的证词指出了五个人。接下来讯问那五个人,他们竟然都与骚动事件无关,甚至还有人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若是稀里糊涂地把这些人抓起来判了刑,舆论不会责备八阿哥,一定会谴责是天子的失误。雍正帝愈发觉得八阿哥面目可憎。八阿哥因为这次事件被剥夺了亲王的爵位,成为无爵位的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