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黄金时代(第2/7页)

有些神学家,例如阿奎纳,认为这些巫女的能力比不上《旧约》中的先知,但到了中世纪,她们在基督教艺术里的地位已屹立不摇。德国乌尔姆大教堂内十五世纪雕制的唱诗班座位上,大胆将她们与女圣徒、《旧约》中的女英雄并置作为装饰。在意大利艺术里,她们几乎无所不在,锡耶纳大教堂的正门立面上、皮斯托伊亚和比萨两地的教堂讲坛上、吉贝尔蒂为佛罗伦萨洗礼堂雕制的青铜门上,都可见到她们的身影。她们也是湿壁画常见的题材。吉兰达约在圣三一教堂萨塞蒂礼拜堂拱顶上画了四名巫女后,平图里乔也在波古亚居所如法炮制,画了十二名巫女搭配十二名《旧约》中的先知。不久,佩鲁吉诺在佩鲁贾的银行同业行会会馆,各画了六名巫女和先知。

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画的第一个巫女,就是以告知俄狄浦斯注定要弒父娶母而著称的德尔菲巫女。德尔菲巫女住在德尔菲神示所里,这个神示所是希腊最具威信的神示所,位于帕纳塞斯山坡上的阿波罗神庙内,庙的正门立面上刻有箴言——了解自己。巫女发出的神谕晦涩难解,需要祭司代为解读。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就碰上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神谕而反受其害。神谕告诉他攻击波斯后,将摧毁一个强大的帝国。他果真率兵进攻,结果惨败,自己的王国反倒灭亡,这时才知道神谕中的帝国是自己的王国。《巫女神谕集》里的预言就没有这么模棱两可,据说精准预测到基督会遭出卖,落入敌人手中,遭士兵嘲笑,并被戴上荆棘冠,钉死在十字架上。

一五○九年秋,米开朗琪罗和助手们花了十二个乔纳塔画成德尔菲巫女,花费的时间和稍早之前完成的撒迦利亚像差不多。米开朗琪罗将她画成年轻女子像,微微张嘴,双眼圆睁,带着一丝苦恼,仿佛刚被哪个冒失鬼吓到。巫女以狂乱疯癫著称,但在他笔下,几乎没有这样的特质。她其实是米开朗琪罗数个圣母像的集大成者。以苏麻离青绘成的蓝色头巾,与《圣殇》《布鲁日圣母》(Bruges Madonna)这两尊圣母雕像上的头巾类似。《布鲁日圣母》为圣母子像,完成于一五○一年,佛兰德斯一布商家族买下后,将它安放在该家族位于布鲁日的礼拜堂里。德尔菲巫女的头部和姿态,让人想起米开朗琪罗《皮蒂圆雕》(Pitti Tondo,约一五○三年完成的大理石浮雕)中的圣母,而多褶的衣服和九十度弯曲的结实臂膀,则来自他为多尼绘制的《圣家族》。[6]

“米开朗琪罗记性绝佳,”孔迪维如此说道,“因此,尽管画了数千个人物,长相和姿势却各不相同。”[7]正因为记性绝佳,他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为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创造出数百个姿态各异的人物。

米开朗琪罗接着会在拱顶上再画上四名巫女,包括古罗马最著名的女预言家,库米城的巫女。据神话记载,库米巫女住在罗马南方一百六十公里处那不勒斯附近阿维努斯湖边的岩洞里。据说埃涅阿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写的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d)中的主人公,就是在这里看到她陷入可怕的恍惚状态,听到她发出“神秘而可怕的言语”。[8]在米开朗琪罗所处的时代,这个散发硫黄味的深邃湖泊旁的恶臭洞穴,仿佛成了宗教圣地,前来朝圣的学者络绎不绝。这个洞穴大概是古罗马宰相阿格里帕所开凿的隧道,作为尤利乌斯港的一部分。但这些有学问的信徒却来这个地方——埃涅阿斯及其特洛伊友人与库米巫女交谈后直下冥府的地方——做无边的怀想。

巫女既是意大利艺术里很受欢迎的题材,米开朗琪罗将库米巫女和其他古代女预言家画进顶棚,也就不必然是出于艾吉迪奥之类顾问的要求。西斯廷礼拜堂所绘的巫女,正好是拉克坦提乌斯在其《神圣教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