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反抗与战败

希特勒的根本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二是除掉他认为是污染物、细菌的人种犹太人。他认为,犹太民族毒害、影响了健康的“雅利安”人。1933年以后,随着事态的发展,犹太人被指认、被污名化,并被排除出了“民族共同体”。纳粹采取措施,让犹太人处于社会弃儿的地位,许多犹太人意识到他们在德国没有未来,早就逃到更欢迎他们的地方去了。虽然纳粹一直对犹太人施行暴力和歧视,但当时还没有让德意志土地上的犹太人消失的系统政策。在战争时期,这一情况改变了。一方面,由于占领了那些拥有更庞大的犹太人社群的土地(尤其是欧洲东部),“犹太问题”变得更紧迫。另一方面,战争这一极端条件暗示、催生了更为激进的解决方案。希特勒昭告天下,他想让扩大后的帝国国土上“没有犹太人”(Judenrein)。一开始,纳粹积极制定计划,想将犹太人流放到马达加斯加的一个居留地上,为此犹太人甚至被送到法国南部准备装船。纳粹还计划将其中一个犹太人居留地设立在欧洲西部,他们将目光瞄准了波兰东南部的卢布林(Lublin)周围地区。1941年夏,随着德军入侵苏联,“最终方案”就变得更邪恶了。

至今没有发现希特勒关于灭绝犹太人的任何书面命令,而由于希特勒政府的一贯作风,这样的命令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他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图,这种氛围很可能催生了灭绝政策。历史学家们争议不休,无法定论这个灭绝计划是早有预谋,还是由临时、混乱的地方策略最终协调统一后产生的决定。不管答案是什么,大致的事实还是清楚的。对犹太人的第一次大规模杀害是所谓的特别行动队的专门人员干的,这些人在德国刚刚侵略苏联时,就进入了苏联境内。他们将犹太人集中起来,带到森林去。在森林里,他们挖了大量的坟墓,让犹太人光着身子排成一排,然后将他们射死,直接躺到坟墓里。从纳粹的角度年,这个方法有明显的缺点。杀戮相对公开,很容易被路过的人看到,让消息走漏到德国。党卫队长期压抑这些杀人士兵的感情,对他们进行思想灌输,让他们既顺从又暴虐。即便如此,这些士兵在杀了人之后(被射杀的包括抱着小孩的犹太妇女),他们生理上再也无法执行这样冷血的谋杀任务,除非先喝下大量的伏特加。同时,在波兰的犹太人居住地,随着越来越多的犹太人从占领地被转移过来,人口越来越多,疾病也越来越严重。接管华沙和罗兹犹太居住区的纳粹党员认为,应当尽早处理数量不断增多的犹太人,要么停止接收新的犹太人,要么解决掉已经来的这些人。最后他们选择了以吸入毒气的快速方式,而非一个一个射杀的方式处死这些犹太人。1941年12月起,纳粹集中了从罗兹居住区来的犹太人,将他们运到位于罗兹西北方向64千米左右的海马姆诺灭绝营(库尔姆集中营)。纳粹将车的排气管改道,将尾气排入载有这些犹太人货车车厢,当车厢内的叫声渐渐停息时,货车司机才停下车,把尸体扔进森林的万人坑里。然而,这还是个相对“低效率”的杀戮方式,它的确可以杀死数千人,但没法一下清除几百万人。

1942年1月,万湖(Wannsee)会议在柏林西部湖区召开。会议上,在党卫队队长海因里希·希姆莱的指挥下,纳粹党员彼此协调了正在采取的“最终方案”。纳粹又在波兰的贝尔塞克(Belzec)、索布尔(Sobibor)和特雷布林卡(Treblinka)开设了专门的灭绝营。在所谓的“赖因哈德行动”[以1942年5月于布拉格遇刺身亡的赖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的名字命名]中,这些灭绝营开始屠杀绝大多数的波兰犹太人。他们利用已经终止的“安乐死”计划的专家和人员。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灭绝营,它的名字已经成为邪恶和痛苦的代名词,这个灭绝营并不隐藏在波兰东部的偏远地区,而是在扩张后的德国领土之内,这就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奥斯威辛(Auschwitz, Oswiecim)位于上西里西亚地区主要的东西铁路线上,是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筑群占地40平方千米,城内外都有,横跨主要铁路线的两边,边上还有一条铁路直接通向比克瑙(Birkenau)的灭绝中心。奥斯威辛一号原本是个监狱和劳动营,里面关押的大多是政治犯,它既是约瑟夫·门格勒(Josef Mengele)可怕的“医疗”实验发生的场所,也是第一次用齐克隆B[1]大屠杀的地方。奥斯威辛二号,或奥斯威辛—比克瑙,建在几千米以外,是个用于大屠杀的特别工厂。整个火车上的人都可以被“处理”掉,然后空荡荡的火车就开回了西部,整个过程大约只需要3—4个小时。当奥斯威辛二号的所有毒气室和火葬场都投入运转时,24小时内最多可以杀死9000人。奥斯威辛城中还有个莫洛维茨(Monowitz)集中营,犯人为法本公司在德沃里(Dwory)的布纳新工厂工作。奥斯威辛集中营还为克虏伯、博尔西希、西门子等公司提供劳动力。这个集中营并不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没有遮遮掩掩,许多波兰人和德国人都非常清楚这是个什么地方。第三帝国既然能够运作起来,互相串通的绝对不止一小撮纳粹恶棍和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