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蒸汽压路机(第2/8页)

由于没有多余的预算来建立真正的预备师,康拉德就用有名无实的后备部队将就混充:退役军官、一年期志愿役军官(志愿服一年兵役以免去征兵义务的受过教育的男子)、自一九〇〇年起陆军所征召但其实未入伍的所有未受过训练的男子。这些被排在征兵顺位后段的幸运儿,即所谓的非现役人员,不必入正规军和地方防卫军服役(征兵顺位前段者入正规军,中段者入地方防卫军),但一旦爆发大战,肯定会被征召入伍。但事实上,他们如果被征召,也没地方安置他们,因为匈牙利人连创立有名无实的预备团来容纳他们都予以阻止,因此,一旦总动员,他们将只会四处打转,派不上用场。最后他们会被组成新编队,配予用剩的制服和老旧步枪(最老的步枪为一八七〇年代的东西),在最草率的指示下出征作战。最幸运的“非现役人员”当然老早就移民美国,对横越大西洋千里迢迢送到康涅狄格州工厂、宾夕法尼亚州矿场或密歇根州伐木区新兴小镇的动员令,乐得置之不理。较没这么好命者,也就是未在大战爆发前跑掉者,则被风光编入Landsturm(译按:由三十四至五十五岁男子组成的战时预备队)或Ersatsreserve(译按:由因某些因素免服兵役的男子组成的预备队),凑成火力、装备都不足的行军旅。这些行军旅理论上将提供十一个预备师的兵力,其实是充当炮灰。“当武器和装备发下,样样东西都得解释一番时,士兵和军官都非常吃惊。”有位老兵冷冷忆道。[6]

由于有这类部队问题,照理康拉德或许该采取较步步为营的策略。如果他想在东部战线打赢,得尽快集中他分成三部分的陆军,得完全放弃把第二梯队调到南边增援与塞尔维亚作战之巴尔干最小兵力群的构想;然后该把第一、第二梯队的四十师的兵力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留巴尔干最小兵力群的八个师对付塞尔维亚的十二个师。[7]到了一九一四年七月,只有狂热分子还会以为能把奥地利、塞尔维亚战争局限于当地,能把第二梯队的十二个师,即爱德华·冯·伯姆·埃尔莫利(Eduard von Böhm-Ermolli)将军之第二集团军的四个军,安然调到塞尔维亚与巴尔干最小兵力群会合。在一九〇八年的并吞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俄关系急剧恶化,若还以为俄罗斯人会坐视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则几乎是异想天开。但后来的发展表明康拉德就是这么异想天开。

俄奥如已交战,把第二梯队调去打塞尔维亚,即会招来大祸。俄国已改善其铁路,已把数十个预备师改造为能迅速动员、出击的第一线师,从此不必等后备军人召集。这时俄国已有九条新铁路,其中五条是双线,直抵与德、奥接壤的边境。沙皇从此能把九十六个步兵师和三十七个骑兵师(三十个军两百七十万兵力)迅速投入战场,且有来自西伯利亚与亚洲移动较缓慢的两百三十万兵力后备。[8]每个人都认为意大利的二十五个师最后会投入反奥阵营。胜败全看奥地利能否在东部战线挺得够久,让柏林得以先解决西线战事,再移师东线与俄国一决。但即使是这一先决条件,主事者都没有把握守得住;一九一四年五月最后几次参谋人员会谈时,毛奇只说他希望在六星期内打败英法。如果不成,奥匈帝国就会像用手指头堵住堤坝缺口的荷兰小男童,只能独自力撑。[9]

康拉德根据一个含糊带过、从未获正式认可的条件——毛奇会在战争头几天为东部战线出点力,或许是十二个师——同意独自力撑。事实上,不讲清楚一直是自一八九一年施里芬担任德国参谋总长以来奥、德军事关系的基调。他之前的德军参谋总长都和奥地利人毫无保留地合作;相对地,施里芬以对奥有所提防著称。他不相信奥匈帝国能守住德国机密,也从不相信奥匈帝国会信守承诺攻打俄国。一九〇六年接替施里芬之位的毛奇,承继这一对奥有所猜忌的心态,在与奥地利人沟通时总是不把话讲清楚。一九一四年五月,他似乎同意联合进攻,保证德国会派第八集团军与从加利西亚出击的一支兵力更大上许多的奥匈帝国军队,在彼此保有很大自主性的情况下共同出击。第八集团军只是德国支援的先头部队,待于西线击败英法军后,会在合理的时间内接着派大军到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