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又来了一位皇帝(第2/3页)

孙权为吴王时就已立孙登为王太子,当时孙登对父亲说:“本立才有道生,要立王太子,请先立后。”孙权问他:“那你说说你母亲现在在哪里?”孙登回答:“在吴郡。”孙权听罢,只能默然。

问题是孙吴的群臣也支持孙登的观点,认为应该立徐夫人为王后,孙权曾试着提过立步夫人的事,结果众人一致反对,坚持要求立徐夫人,孙权一生气,谁都不立,王后之位一直空着。

孙权称帝后又想立步夫人为皇后,但他知道如果提出此议群臣还会反对,所以干脆作罢,让皇后位子空在那里。

为了纪念称帝庆典和黄龙现身,孙权命人制作了一面黄龙大旗立在中军帐,作为指挥各军的旗帜,命老同窗胡综作《黄龙大牙赋》昭示天下。胡综是孙权的“大笔杆子”,这篇赋写得很有气势。

孙权相信天运命数,此时著名术士吴范已去世,常在孙权身边负责占卜测运的是赵达。孙权让赵达推算一下他当天子能持续多少年,赵达说:“汉高祖封王称帝共12年,陛下将会达到24年。”孙权此时48岁,按照赵达的推算,他至少能活到70岁以上,曹操活了66岁,刘备活了62岁,曹丕只活了40岁,如果能活到70岁以上那绝对是长寿了,所以孙权听了赵达的话感到很高兴,左右也都向他道贺。

在称帝大典上,孙权看到眼前的百官百感交集,他首先想到了周瑜,对大家说:“如果没有周公瑾,我称不了帝啊!”接着,还想到了鲁肃:“当年鲁肃曾向我提到过建号称帝的事,他真可称得上明了时势的人啊!”孙权的话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他们回想起这些年来一道走来的披荆斩棘的岁月,为终于有了孙吴建国的这一天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当然,也有人会在心里默默反省,比如张昭。

孙权当初为吴王时没有任命众望所归的张昭为丞相,任命了资历和名望都差得远的孙邵,孙权任命张昭为绥远将军,让他和孙绍、滕胤、郑礼等人参照周、汉两朝的做法撰定本朝礼仪。现在,按照惯例大臣们在这个大典上应当称颂帝王的功德,等张昭跪在那里举笏板要开口说话时,孙权突然道:“如果当初听了张公的话,现在该去要饭了吧?”

张昭惭愧万分,伏地流汗不止。

不久,张昭便以老病为由辞去一切职务,孙权念其是三代老臣,拜他为辅吴将军,改封为娄侯,食邑万户,朝会时的班位仅次于三公。张昭彻底离开了政坛,待在家里没事,开始读书著述,曾撰有《春秋左氏传解》和《论语注》等著作。

孙邵已经去世,孙权提拔原吴国尚书令顾雍接替他。顾雍是大学者蔡邕的学生,出身于吴郡大族,孙权对他相当器重,顾雍不喜欢饮酒,也不爱多说话,举止行为都很恰当,孙权曾感慨地对人说:“顾先生不轻易说话,一说话就会切中要害。”

孙权提升辅国将军陆逊为上大将军、左将军诸葛瑾为大将军,大将军一向被认为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孙权又发明了一个“上大将军”,那么陆逊就相当于总司令,诸葛瑾相当于副总司令。孙权把荆州地区的长江防线分为两段,由左、右都护分别任总指挥,左都护治所公安,右都护治所武昌,陆逊兼右都护,同时仍兼荆州牧,诸葛瑾兼左都护,同时兼豫州牧。豫州是曹魏的地盘,这个任命只有象征意义。

上大将军、大将军以下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孙权分别任命了步骘和朱然,同时让步骘兼任冀州牧,让朱然兼兖州牧。再往下,全综被授予卫将军,兼任徐州牧;朱桓被授予前将军,兼任青州牧;潘璋被授予右将军,兼任襄阳郡太守;吕岱被授予镇南将军,兼任交州刺史;孙韶被授予镇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