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葡萄牙人咬住的,永远不会松口”(第3/7页)

狄摩吉有紧迫的理由去催促葡萄牙人在这个时间进攻果阿。马拉巴尔海岸的各城市都有穆斯林居民,但统治者是印度教徒。而在果阿,目前大多数居民是印度教徒,而统治者是穆斯林,非常不得人心。印度教徒被迫缴纳苛捐杂税。一群鲁姆战士的存在更加剧了当地的骚动,这些人是从第乌战役逃出的残兵败将,在这里鱼肉百姓。对阿尔布开克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这些鲁姆人有复仇的计划。他们在模仿葡萄牙人的设计,建造了不少克拉克帆船,可能还得到了欧洲叛徒的帮助。他们也请求马穆鲁克苏丹送来更多的援助。事实上,果阿正在成为穆斯林反攻法兰克人的基地。

狄摩吉强调,此时是进攻的最佳时机。比贾布尔的苏丹刚刚驾崩,他那年轻的儿子阿迪尔沙阿[4]远离城市,正在镇压叛乱。果阿岛上的守军不多。另外,比贾布尔因为几乎常年与毗奢耶那伽罗交战而受到牵制。城内会有人支持葡萄牙的接管,狄摩吉可以亲自去安排此事。他对果阿城、它的地形地貌与进入道路了如指掌。他与当地印度教徒群体的领袖有亲戚关系,这些领袖也会欢迎葡萄牙人将他们从穆斯林手中解放。海盗的具体动机可能很难揣测,但他已经证明自己是葡萄牙人的忠诚盟友,他的间谍网络显然很广。阿尔布开克倾向于相信他。果阿也符合他自己那建立一个印度帝国的蓝图。只有占据了土地,才能让葡萄牙的印度事业稳固无虞。果阿的战略位置非常有利于控制香料贸易,而垄断了马匹贸易之后也能让葡萄牙人干预南印度错综复杂的军事与政治博弈。果阿很容易防守,而且葡萄牙人与印度教徒也没有宗教争端。

攻占果阿就像狄摩吉说的那样轻松,不过要守住它就困难得多了。这位印度海盗集合了他自己的两千人马,帮助葡萄牙人的行动。2月15日或16日,阿尔布开克派遣侦察船进入曼杜比河的河口去测深。水深足够,他那最大型的克拉克帆船也可以行驶。他们准备从海陆两路发动钳形攻势。狄摩吉的人占领并拆毁了陆地一侧的一处炮兵阵地。阿尔布开克的外甥攻击了河口岛上的另一座炮台。在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之后,防御土崩瓦解,当地指挥官撤入城内。与此同时,狄摩吉已经渗透进城。城内出来两名代表,与葡萄牙人相见,提出要和平地投降。阿尔布开克向民众发布宣告,对居住于此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施行全面的宗教宽容,并减税。他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将鲁姆人和阿迪尔沙阿的雇佣兵驱逐出去。这些人乱哄哄地逃离了城市。

3月1日,总督举行了隆重的典礼,大张旗鼓地正式占领果阿。新训练的士兵集合在码头上,长枪的枪尖闪闪发光。阿尔布开克身穿精美铠甲,踏上陆地,受到八名果阿显赫公民的屈膝迎接。他们向他献上了城门钥匙。他骑着一匹配有镶银马鞍的骏马入城,两侧群众大声呼喊,专业的乐队演奏鼓点和笛子,一名修士高举镶嵌着宝石的十字架,基督骑士团的旗帜(白底红十字)宣示了基督的得胜。

从阿尔布开克涉足果阿岛开始,他就将其视为葡萄牙的永久产业。他的一举一动也都是遵循这个精神的。他以严格的纪律约束部下,不准掳掠,不准向人民施加暴力、抢劫或强奸,因为这些人民如今是曼努埃尔一世的子民。在随后的岁月里,面对超乎寻常的挫折和激烈的批评,总督将一如既往地、顽强地坚持这种立场。

他们仔细探查了全城。王宫中拥有大广场、香气扑鼻的花园和精美的木制亭台楼阁,像卡利卡特王宫一样辉煌。他们在御厩发现了一百五十匹阿拉伯骏马和一百头大象。狄摩吉的报告,即鲁姆人在果阿备战,也被证明是正确的。船坞内有大型克拉克帆船正在建造,兵工厂里也堆满了军用物资——大炮、火药和剑,还有用于制造大型航海远征所需一切装备的锻炉与器械。总督命令将未完工的船完成,以充实他自己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