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〇章 激流勇退(第2/5页)

只见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大法官被当场杀死,法庭命案轰动了整个晋国。

大法官被杀,晋国人民拍手称快,暗中都称邢侯为“刑大侠”。

当官员都成为贪官的时候,官员被杀就不能得到同情,反而会普天同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法庭命案让韩起非常尴尬,因为羊舌鲋是他任命的。不过,最紧张的不是他,而是叔向。想当年小弟弟叔虎就差点连累整个家族(见第六部第206章),如今这个弟弟又出了事,弄不好也要连累自己。

果然,六卿中魏舒和范鞅都强烈要求惩治贪官,最好整个家族都要负责。好在,韩起给压住了。尽管如此,韩起还是感到很大的压力。

“叔向,这个事情一定要处理好,处理不好,你就危险了,我也有麻烦。”韩起找来叔向,把利害关系对他说了。

其实,不用韩起说,叔向比他想得还要多,还要清楚。

“元帅有什么想法?”叔向问。

“这样吧,明天召开六卿扩大会议,你把你的处理办法说说,今天好好想想。”韩起也没有什么想法,索性推给叔向。

第二天六卿会议,从前总有人请假,今天破天荒全部来到。基本上,魏、智、范和中行四家都是幸灾乐祸,等着看韩起出洋相,只有赵成一个人算是想着要帮韩起。

“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现在,我们请叔向发言,看看怎么处理吧。”韩起没有给大家发挥的时间,直接让叔向发言了。他知道,如果让那几家开始发言,估计叔向就要倒霉了。

叔向早已经想好了。生死存亡之际不是没有经历过,他想得很清楚。

“各位元帅,雍子行贿,羊舌鲋受贿,邢侯不走正常程序而暴力杀人,这三个人同等罪行。自己没理,还要通过行贿去争抢,这叫做昏;贪赃枉法,这叫做墨;杀人而不顾后果,这叫做贼。《夏书》里写道:‘昏、墨、贼,杀。’这是皋陶当年制定的刑法。所以,这个案子,被杀的是该杀,杀人的也要正法。”叔向的说法,是各打三十大板,并没有偏向于弟弟。

众人无声,一来,叔向的说法有理有据,谁也没有叔向学问大,谁也没办法反驳;二来,叔向没有偏袒弟弟这一边,魏舒范鞅们也无从发力。

就这样,新的判决产生。

不过,邢侯听到风声,跑到楚国去了。

没办法,只能把羊舌鲋和雍子的尸体都拖到大街上示众。

叔向也不是不想偏袒弟弟,可是没办法,都这个时候了,整个家族危若累卵,顾不上弟弟一家了。

对于这件事情,孔丘孔老夫子又看岔了眼。

《左传》中记载孔夫子如此一段话:“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简单翻译,孔子说叔向是“古之遗直也”,就是说叔向具有传说中古人的正直。说他三次数落弟弟羊舌鲋的过错,一次是在卫国砍人家树那一次,一次是扣押季文子那一次,还有这一次。所以啊,叔向这人一贯主持正义,大义灭亲,名声非常的好。

其实,孔老夫子真的过奖了叔向,叔向也谈不上主持正义等等,不过是尽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己不做坏事,但是也未必就阻止别人做坏事。

经过这件事情,叔向基本上成了惊弓之鸟。

“看来,官场险恶啊,真不是人混的地方。”尽管渡过了难关,叔向还是下定了决心要退休。否则,稍有不慎,就被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