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三章 强盗理论(第2/5页)

当上了山大王之后,展雄重点进行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老高被任命为泰山卿,主要负责出谋划策,余下按照齐国兵制编队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赏罚制度,公平执法,赏罚及时。

很快,展雄的人马称雄泰山一带,其余的散落草寇纷纷来投,又剿灭了剩余的小股强盗,最终一统泰山。到了这个时候,展雄在山上修建大寨,铸造兵器,置备旗帜锣鼓,训练军队。俨然之间,成为一方诸侯。

据《庄子》: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什么意思?就是展雄的事业越做越大,到后来手下员工达到九千人,横行天下,和诸侯分庭抗礼。所到之处,没有国家敢于对抗,只能坚守不出。展雄的手下兄弟们常常主动上门,抢牛抢马抢女人。他们不祭祀祖先,忘记了父母兄弟,六亲不认,大利灭亲。

为什么展雄的事业能够做得这么大?因为他是盗圣。

为什么他是盗圣?因为他有理论。

下面,来看看展雄的强盗理论。

有一天,一位手下问展雄:“盗亦有道乎?”

“我说伙计,什么事情要做好,都是有道的啊。哪,就说咱们这个行当吧。在开抢之前,就能够判断出房子里有没有财物,这就是圣明;能够不顾危险,第一个冲进房子,这就是勇敢;抢完了东西,最后一个撤出来,这就是义气;能够知道该不该出击,这就是智慧;抢到了财物能够公平分配,这就是仁爱。圣勇义智仁,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大盗,必须具备这些素质。”展雄一一道来,头头是道。

盗圣,不愧是盗圣。

《庄子》这样总结: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意思就是:展雄是圣人吗?必须的。

【孔丘来了】

展雄的事业做大了,大到鲁国都感受到他的威胁。于是,有人向鲁庄公投诉,说是展禽对弟弟管教不严,以至于展雄成为强盗,不仅扰乱了我们的边境,而且破坏了我们鲁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展禽不应该再担任鲁国的士师了。

“嗯,说得也是。”鲁庄公觉得有道理,于是第二次炒掉了展禽。

展禽没有解释,也毫无怨言,回家种地去了。

这一天,有人来访了,谁啊?展禽的朋友孔丘,也就是孔仲尼,后世称之为孔圣人。

大家都是圣人,所以凡人那些啰里八唆的客套话就免了。

“子不孝,父之过;弟不教,兄之惰。如今先生你是当世的贤士,然而兄弟却被叫作盗跖,成为天下的祸害。说实话,我真替先生感到羞愧。如今,我愿意替你前去劝说他改邪归正,再做良民。那时候,先生岂不是也就能官复原职了?”孔丘一番好心,前来帮忙。

“老弟啊,我这个兄弟从小就是叛逆性格,而且思维敏捷,性格暴躁,我哪里管得了他?我也说不过他啊。就算你能言善辩,我看未必能说得过他。而且,就他那性子,一不高兴就能杀人,我看你啊,别去逞这能了。”展禽对孔丘的建议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最了解自己的弟弟。

“那,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我一定要去。”孔丘坚持。

展禽没有再拦他。展禽就这性格,道理说一遍,听不听你自己决定。

几天之后,孔丘上路前往泰山了,学生颜回驾车,另一个学生子贡做车右,晃晃悠悠来到了泰山脚下。前面,就是强盗的大寨。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突然,路边跳出一伙强盗来,大声喝道。

“我说伙计,这套就免了吧,我们老师是特地来拜会你们大王的。”子贡打断了强盗们的话。

强盗也是讲道理的,人家既然是客人,当然也就不能无礼。一伙强盗们带路,不多时,来到了大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