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 三桓的胜利(第4/5页)

这就行了?不行。

楚国人随后在蜀地召开盟会,楚国子重、齐国晏弱、宋国华元、卫国孙良夫、郑国的公子去疾、陈国的公孙宁、蔡景公、许灵公参加盟会。因为是在鲁国的地盘上,鲁成公只得亲自出席。

可以说,除了晋国,全世界都参加了这次盟会,而晋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

【新外交政策】

鲁国现在开始检讨自己的外交政策,既然晋国靠不住,是不是应该投靠楚国呢?

内阁会议。

“该死的晋国人靠不住,是不是我们干脆投靠该死的楚国人?”鲁成公开门见山,提出议案。

“切!”所有人反对。鲁成公弄个大红脸。

对于鲁国人来说,对于周公的后代们来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跟楚国人打交道,当然更不可能投靠他们。

“晋国人靠不住,楚国人就能靠得住?”孟献子反问了一句。

“不怕杀错人,就怕站错队啊,各位,要好好商量一下。”季文子说话了。他辈分最高,适合于总结发言。

臧宣叔咳嗽了两声,发言了:“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平衡政策,在齐国、晋国和楚国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这样,就谁都不得罪。”

“我反对,谁也不得罪就是谁都得罪。”宣伯表态了。所有人中,他是最死硬的亲晋派。

“我也反对,我们是弱国,不是我们想不站队就能不站队。”孟献子发言。他比较厚道。

三桓中的两桓都表示了反对,不过把总结性表态留给了季文子。

于是,季文子说话了:“制定外交政策,首先要弄明白谁是我们的敌人,然后才能确定谁是我们的朋友。楚国和晋国虽然强大,虽然蛮横,可是他们离我们都很远,都不接壤,他们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是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才是敌人。我们的邻国之中,齐国比我们强,动不动找我们练兵,动不动来抢地抢人。这么说吧,亡我之心不死。毫无疑问,齐国才是我们的敌人。”

说到这里,季文子特地看了臧宣叔一眼,意思是你连谁是敌人都没弄明白,瞎发言干什么?

喝了一口水,季文子继续说。

“下面看看我们该站在哪个队。如果站在楚国这个队的话,一旦齐国人入侵我国,我们就要向楚国求援,可是楚国并不挨着齐国,他们无法攻击齐国。如果要攻击齐国,就势必穿过我国,与齐国交手。伙计们,让楚国人出入我国腹心,是不是等于引狼入室?啊?再来看看晋国,一旦齐国人入侵我国,我们向晋国人求援,晋国军队很快就能穿过卫国进攻齐国,一来距离近,二来不会穿越我国,我们不必承担风险。鞍之战,就是现成的例子。伙计们,站哪个队,我就不说了,大家看吧。”

季文子的一番分析入情入理,无可辩驳,就连臧宣叔也频频点头。

大家还看什么?什么也不用看了。

“好,投靠晋国人,散会。”鲁成公宣布。

鲁国人的新外交政策确定了。

关于季文子,这里顺便说说。

季文子是个很谦恭很温和的人,考虑事情也很周到。人们都说,季文子身上有他爷爷季友的影子。

季文子第一次出使是去晋国,那时候他只有二十岁,没有经验。在出使之前,季文子狠狠地学了一段时间,各种礼仪都学完了,以免在国外出丑。

临行前,他又特地向主管丧礼的官员打听诸侯丧礼的规矩。

“问这干什么?”官员问他。

“万一用上了呢,到时候再学可就来不及了。”季文子回答。原来,他听说晋襄公身体不太好。

正因为季文子在出发前做了准备,在他抵达晋国之后,恰好赶上晋襄公去世。结果,季文子的表现十分规矩,连晋国人都要向他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