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鄢陵之战(第4/4页)

还好,大家把士燮的长戟夺了下来,士匄远远地躲到了一边。

苗贲皇若有所思,自言自语:“老到,老到。自我保护意识超强啊。”

“就按士匄的方法,准备战斗。”晋厉公下了最后的命令。

现在,再把镜头拉到楚军大营的巢车上,依然是楚共王和伯州犁两人在对话。

楚共王:“张幕矣。”——他们张开了帐幕。

伯州犁:“虔卜于先君也。”——这是在他们先君灵位前祈祷和占卜。

楚共王:“彻幕矣。”——他们又把帐幕拆了。

伯州犁:“将发命也。”——这是准备发布命令。

楚共王:“甚嚣,且尘上矣。”——那里非常喧闹,而且尘土飞扬。

“甚嚣尘上”,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伯州犁:“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这是填井平灶,看来,他们将在那里列阵了。

楚共王:“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都上车了,但是车上的战士又都下车了。

伯州犁:“听誓也。”——听取军令。

楚共王:“战乎?”——他们准备打吗?

伯州犁:“未可知也。”——现在还说不准。

楚共王:“乘而左右皆下矣。”——又上车了,又下车了。

伯州犁:“战祷也。”——这是在作战斗前的祈祷。

除了这些看得到的,伯州犁还把晋厉公亲军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有了伯州犁,楚共王对于晋军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了。

晋国叛徒在楚军大放异彩,楚国叛徒在晋国就没有表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苗贲皇也没有闲着,他也在晋厉公的身边介绍楚军的情况。在详细介绍了楚共王亲军的情况之后,苗贲皇还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主公,楚军一向是把精兵强将集中在中军的。我们不妨以精兵攻击他们的左右两军,然后三面合围他们的中军。这样,他们一定会大败。”苗贲皇的建议非常好,当初先轸就是这样做的。

“大家怎么看?”晋厉公问。

“嗯,好主意。”栾书表示赞同。

主意是个好主意,而且主帅都赞同了,按理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可是,郤至又说话了。

“我看不好,我看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中军,派少量部队拖住对方左右两军。为什么这样?首先,子重与子反有仇,所以他一定不愿意增援中军。而子辛缺乏作战经验,更不敢轻举妄动;第二,楚军中军号称精锐,实际上是些老弱病残,再加上郑国军队也在中军,指挥混乱,反而降低战斗力。”

别说,郤至的分析也有道理。

总的来说,栾书的打法稳重,郤至的打法激进,二者都有可取之处。如果是晋文公,一定按栾书的策略。可是,晋厉公年轻气盛,他觉得郤至的办法更好。

“好,就按郤至的建议。”晋灵公定了调。

郤至得意地笑了,他没有注意到,栾书狠狠地瞪了他两眼。

晋军最后的作战安排是这样的:以上军对抗楚国的左军,因为子重的战力比较强;以郤犨率领新军的一半牵制楚军的右军,其余中军、下军再加上郤至率领新军的一半来攻击楚军的中军。

不得不承认,晋军的战术意识依然在楚军之上。

战斗就要打响,让我们来看晋楚之间的第三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