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联合国大会(第3/5页)

“要称霸,就要软的硬的两手抓。胡萝卜要有,大棒也要有。盟会就是一个胡萝卜,看来效果不行,那没办法,要上大棒了。大棒先砸向谁呢?鲁国。以地位和实力而言,鲁国算是仅次于齐国了,鲁国服了,就谁也不敢不服了。这次宋国逃跑,多半也是看着鲁国没来,所以才有这个胆量。”

“你的意思是要讨伐鲁国?”

“对,不过还要等几个月,这一次,我亲自领军。”

第三次山东德比大战已经箭在弦上。

【第三次山东德比大战】

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国再次伐鲁。

管仲亲率战车七百乘讨伐鲁国,齐桓公亲自坐镇,王子成父为先锋。这是什么规格?国家元首、总理和国防部长都上了。

鲁国一看这个架势,也只好全国动员,六百乘战车伺候。鲁庄公亲自压阵,施伯、曹刿充当参谋,猛将曹沫出任先锋。

双方先锋在鲁国的附庸遂相遇,王子成父与曹沫大战三场,结果曹沫三战皆败,狼狈逃回,把遂也给丢了。

第三次山东德比大战,鲁国战败。

战败了,怎么办?

鲁庄公请来施伯和曹刿商量对策。

“主公啊,管仲这个人我了解,他不是那种把人往死路上逼的人。想当初他们在鲁国避难的时候,主公对他也不错。再说了,鲁国和齐国是亲戚啊,四年前还给他们主婚呢。依我看,既然我们打不过,干脆跟他们和平谈判吧,谈判才是出路。”施伯的主意是谈判。

“老曹,你看呢?”

“从斗鸡的角度说,斗不过又跑不了,能谈判当然最好。”曹刿也支持。那就谈吧。

鲁庄公派了施伯前往齐军大营,首先承认当初不参加盟会的错误,然后要求结束战争,与齐国结盟。管仲也并不想非要灭了鲁国,答复欢迎鲁国结盟,盟誓地点设在齐国的柯,盟誓代表为双方国君。

【侠客祖师爷出场】

去敌人大营参加盟誓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弄不好被扣押了,被杀了祭祖都是有可能的。

鲁庄公有点怕,可是还是要硬着头皮上。

谁跟鲁庄公去?谁都怕。只有一个人不怕,谁?

“我跟主公去。”曹沫主动请缨,于是大家都笑了。

“别人都能去,你不能去。”有人说。

“为什么?”

“因为你是齐国人手下败将。”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去雪耻。”

鲁庄公还是选择了曹沫,因为曹沫是手下最猛的战将,而且不要命。上一次乾时之战就多亏他保护,如果这次再有危险,只有他是最可靠的。

柯,齐军大营。

管仲把齐国大军布好阵势,威武雄壮,鲁庄公一到,齐国大军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鲁庄公脸色为之一变。

两国君主会面的地点在一处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称为坛。坛正中央是一个香案,香案上排列着各种祭祀和盟誓用品,预备着给双方君主歃血为盟,工作人员已经就位。坛下四周都是执戟卫士,齐桓公率领齐国将领们在高台下等待鲁庄公。

鲁庄公来到,双方国君并不相见,而是各自沿着一条台阶上坛,坛上相见。按着规矩,双方君主各自只能带一个随从官员上坛,分别是管仲和曹沫。上坛之前,守坛卫士将双方携带的武器悉遭拦截。

一步一个台阶,鲁庄公上了坛,看着周围的齐军,不由得有些害怕。现在他知道为什么鲁军不是齐军的对手了,如此整齐、如此威猛的齐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他们的对手。

双方国君在坛上相见,寒暄之后,共同参拜香案。紧接着,三通战鼓,战士呐喊,鲁庄公心惊胆战。

战鼓擂罢,下一个议程就该歃血为盟,向天发誓了。

可是,战鼓擂完的时候,齐国军队发现坏事了。

曹沫的剑被扣在了下面,但是他在裤裆里预备了一把匕首。谁也没有想到,鲁庄公的人竟然敢藏一把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