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亲娘靠不住(第4/5页)

叔段突然觉得奇怪,为什么公子吕没有全力来追击自己?难道因为我是他侄子?好像不对,当初劝我哥哥杀我的不就是他?

正想不明白时,有人来报,公子吕大军将共城包围,却不攻城。

小小共城,根本经不起公子吕的一轮攻击,他为什么不进攻?叔段想不通。难道是要派人来劝我投降?

叔段准备好了投降,可是,两个时辰过去,公子吕既不攻城,也不派人招降。

到了这个时候,叔段明白了,他猛然明白了。

其实,叔段很聪明,甚至不亚于他的哥哥。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明白过来。

“娘啊,你害死我了。”叔段仰天长叹,从一个无知少年到成为谋反的叛贼,都是娘一点一点教唆纵容的。

叔段现在看得很清楚,哥哥不是不能杀自己,那其实很简单,哥哥杀死自己就像拍死个苍蝇一样简单。但是,哥哥不愿意动手,他不愿意留下杀亲弟弟的恶名。

可是,哥哥也不会放自己走。

怎么办?叔段知道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上吊,一条是自刎。

叔段选择了上吊,不过在上吊之前,他叫来两个亲随。

“我只能自杀了,我死之后,你们带着滑去卫国投奔公子州吁吧,那是我的朋友。”叔段说。滑是他的儿子,叫公孙滑,只有十三岁。

“主公,公子吕怎么会放我们走?”

“放心吧,会放你们走的。”叔段说,哥哥既然不肯亲手杀自己的弟弟,更不会亲手杀自己的侄子了,滑这么小,放走他不会有什么后患,还体现自己的宽宏大量,何乐而不为?

叔段真的很聪明。

叔段就这么自绝于郑国了,所有姓段的读者请默哀一分钟,因为叔段就是你们的祖先。为什么叔段的后代姓段呢?简单介绍一下姓氏由来的规则。

周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并不多,譬如姬、姜、子等是姓。氏的由来主要是三种渠道。第一,父亲或者祖父的字;第二,封邑的地名;第三,父亲或者祖父做官做得很出色,后代沿用官名。譬如前面的祭足,严格说应该是姓姬,祭只是他的氏。不过后来姓氏不分,混为一谈了,祭足就姓祭了。

周王的儿子叫做王子,王子的儿子叫做王孙。诸侯的儿子叫做公子,公子的儿子叫做公孙,所以看到名字叫公子和公孙的,一定都是国君的子孙。那么叔段为什么不叫公子段呢?其实,叔段原本就叫公子段,不过因为他的行为不像个公子,所以《左传》称他为叔段。

按照“五世亲绝,别为公族”的规矩,也就是说从国君开始算,没有继位的公子往下到第五代,就不能说自己跟国君是一家了,只能算是个亲戚了,必须有自己的姓了。通常,从公孙的儿子开始,就以祖父的名字为姓了。所以,公孙滑的儿子就姓段了。

【郑庄公的愤怒】

共城城门大开,因为叔段已经死了。

郑庄公来了,其实他早就来了。

庄公进了城,直接来到了叔段的府邸。叔段躺在床上,已经断气。

庄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弟弟了,说心里话他很喜欢这个弟弟,他也只有这么一个同母的弟弟。弟弟聪明、英俊,也很有礼貌,庄公经常会想起他。如今,见到弟弟了,却是最后一面。

“兄弟,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庄公扑到了叔段的身上,放声大哭起来。

不是段想不开,是他真正想开了。

庄公的泪水不是装出来的,那一刻他真的有些后悔,兄弟情深啊。不管此前再怎么理智,此时见到兄弟的尸体,庄公还是忍不住悲伤。

“段死前说什么?”庄公问叔段的近侍。

“他说娘害了他。”

庄公没有说话,他点点头,他知道叔段死得还算明白。

“娘啊,你害死了自己的小儿子,也害得自己的大儿子承担杀弟的罪名,你是什么娘?你比后娘还不如啊。”庄公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