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第2/11页)

首先,船行速度慢,受河道影响而路程较长,会留给燕军足够的备战时间;如果燕军采取阻塞河道等措施,将难以避免在平原上展开会战。且战场距离广固尚远,即使晋军完胜,慕容超闻讯忧惧,感觉大势已去,很有可能逃窜他国—向西可以逃奔后秦,向北过黄河可以投靠北魏,甚至有可能浮海北归辽东。如果慕容超等策马狂奔,离广固尚远的晋军根本无力追及。

其次,是作战地形的考虑。晋军陆行至琅琊后,乘南燕未及反应,能迅速进入大岘山地。山区地形陡峭、林木茂密,骑兵部队难以展开冲击,便于步兵行军。燕军骑兵只能在山地北麓的平原上等待晋军。但出山之处距离广固只有五十里,晋军一战而胜,就可以兵临敌都城之下。当然,燕军也可能在山地据险设垒,阻击晋军。但双方在山林间步战,骑兵优势无法发挥,晋军胜算更大。再则,如果把决战地点定在出山之处,万一晋军战败,也可迅速收缩回山地,据险阻缓慢后撤。这要比在平原上决战失利容易处置得多。

最后,是后勤方面的考虑。在从下邳到琅琊的平原上,刘裕沿途留下兵力修筑堡垒据点,形成一条后勤保障通道,为持久战争和万一失利撤退做准备。但另一方面,跨越大岘山的后勤通道并不易维持。所以刘裕将翻越山地,开进到南燕核心区(鲁北平原)的时间定在了六月,以便乘小麦刚刚收割之际从当地征集粮食。

按照计划,从下邳登陆之后,以步兵为主的晋军需要走过近千里征途,于六月间到达鲁北平原,便可与燕军进行决战。届时,晋军深入敌境千里,“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克!”[4]

南燕君臣的应对策略

燕军在鲁中山地两侧的驻防重点,是西方的梁父城(兖州治所,今山东泰安市南)和东方的莒城(徐州治所,今山东莒县),分别防范来自东南方和西南方的威胁。

晋军上陆攻占琅琊后,南燕君臣开始意识到,晋军这种步步为营的进军策略并非只为骚扰报复,而是以攻灭南燕为目的。燕朝廷为此举行会议,重臣公孙五楼的意见是进行主动阻击,阻止晋军进入大岘山区,迫使其进入持久战。同时派骑兵从梁父、莒城出发,切断晋军后方通道,待其断粮疲惫时将其击退:[5]

吴兵轻果,所利在战,初锋勇锐,不可争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简精骑二千,循海而南。绝其粮运,别敕段晖率兖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

这个策略虽然最为完善,但在晋军已经进占琅琊时,已经缺乏部署和实施的时间。因为琅琊城距离大岘山区只有数十里之遥,燕军从广固和梁父、莒城出发已难以实施阻截了。公孙五楼的“中策”却可以实施:

各命守宰,依险自固,校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芟除粟苗,使敌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

纵贼入岘,出城逆战,下策也。

“中策”和当年前秦对抗桓温的策略一致,即防止即将成熟的小麦落入敌军之手。如果这个策略付诸实施,刘裕军队将面临和桓温在关中相同的窘境。但慕容超认为燕军的骑兵优势完全可以对付以步兵为主的晋军,所以不愿进行破坏性很大的坚壁清野工作。他计划待晋军开出大岘山区之后用具装骑兵进行打击,予以全歼:

超曰:“京都殷盛,户口众多,非可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卒芟。设使芟苗城守,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

为执行这个“下策”,燕军开始修缮都城广固及临朐(在大岘山出山口处)等城,集结兵力准备会战。梁父、莒城的军队也调回广固备战。这使得晋军顺利穿越大岘山区。史载刘裕军队开出山地时,看到燕军没有据险阻击,平原上的小麦也正在收获,不禁以手指天称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