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舟师导航法的进步(第2/2页)

现存最重要的中国私家舟师往来于东南亚及北印度洋的航海秘籍,是藏于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的两部手抄海道针经《顺风相送》与《指南正法》。这两部书虽然都出自私家舟师之手,是普通航海者自己的记录,毫无夸张之处,但却客观反映了明代至清中期中国海舶的船主从他们的前辈那里继承的前往东南亚和北印度洋时使用地文导航法的实际状况,为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顺风相送》应成书于明中期以后。作者在前言中说,他的著作本于周公的《指南之法》。《指南之法》大约是一部假托周公之名的航海针路书,至明中叶尚存。《顺风相送》的作者说它“能自古今,流行久远”,其“中有山形水势”,但传抄描绘有误,又迭经增减,足见这部《指南之法》由来已久,在出洋的海商与舟子中代代流传。他们在航海中或归来后,曾对照过它,所以才会发现“传抄描绘有误”,并在验证时不断有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见闻有所增补。《顺风相送》的作者还说,他将“南京直隶至太仓并夷邦巫里洋等处更数、针路、山形水势、澳屿浅深攒写于后”,还提到“宝舟”、“永乐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国”等语,足见《顺风相送》在编写时还参照了《郑和航海图》。

《顺风相送》的作者在评价《指南之法》的作用时说它是一部航海者的必备针薄,“行路难者有径可寻,有人可问。若行船难者,则海水连接于天,虽有山屿,莫能识认。其正路全凭周公之法,罗经针薄为准”。这里“虽有山屿,莫能识认”一句清楚地说明了传统的地文导航海的局限,若不假以“罗经针薄”,远航的风险是很大的。《顺风相送》的作者在“各处州府山形水势深浅、泥沙地、礁石之图”一节中在描述“外罗山”(注:在越南新州港外,入新州港以此为望山。今地无考。见《两种海道针经》,第219页。)时,提到这里“远看成三个门,近看东高西抵。北有椰子塘,西有老古石。行船近西过,四十五托水。往回可近西,东恐犯石栏”。(注:同上书,第33页。)这说明,即便在磁罗盘广为应用以后,当海舶驶近目的港时,舟人仍努力依靠陆标辨识。

按向达先生的研究,《指南正法》成书于清康熙末年。此书的序言如同《顺风相送》,提到周公的《指南之法》,并有一节题为“大明唐山并东西二洋山屿水势”,说明书中许多资料至少可以上溯至明代中期。此节在描述“外罗山”时,提到“东高西抵,内有椰子塘,近山有老古。打水四十五托”。对比《顺风相送》的相应记载,可知两者当有共同的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