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记载明清吕宋—婆罗洲之间航路的史料(第2/4页)

单午及丁未(注:“单午”为正南向,“丁未”为南偏西22度30分。),取小烟山(注:“小烟山”名见下文《东西洋考》。此“小烟山”当为《指南正法》所述吕宋“往汶来”航线中提到的“小烟可窑山”。据《指南正法》,在“小烟可窑山”之前,经过“小罗房山”,位于船的内侧。船向南行,西面是浩瀚的南海,当为外侧,东南是吕宋列岛,当为内侧。向达教授无法确定“小烟山”、“小烟可窑山”与“小罗房山”的今地,见《两种海道针经》,第212页,注释。笔者认为,“小罗房山”与“小烟可窑山”(即小烟山)均应位于民都洛岛西海岸。)前密。

丁未(注:同上,“丁未”为南偏西22度30分。布桑加岛、龟良岛诸岛呈西南向排列。),五更,取三牙、七峰山。(注:“三牙山”、“七峰山”,亦见于《指南正法》所述吕宋“往汶来”航线中。向达教授置之于巴拉望。“七峰山”,下述《指南正法》提到“七个大山头,高尖峰”。)

单丁(注:“单丁”相当于南偏西7度30分。),五更,取芭荖员。(注:“芭荖员”,即今之巴拉望岛。诸家无不同意见。巴拉望岛为东北—西南走向,与此航向合。)

丁未(注:罗盘“丁未”位,即南偏西22度30分。此航向与巴拉望岛的走向一致。),五更,罗卜山(注:“罗卜山”即下文《指南正法》吕宋赴文莱针路中提到的“罗仆山”;亦即同书泉州赴文莱针路中的“罗模山”。《顺风相送》称“高大有云”,《指南正法》说“此山高大”。此处提到的“文滴”,不解其意,待查。),文滴古幞山头(注:“古幞山头”,即下文《顺风相送》泉州赴文莱针路中所提到的“古幞山”。),高大有云。犀角山。(注:“犀角山”名见下文《指南正法》“往汶来山形水势”;亦见于同书“泉州往勃泥即文莱”针路。)

单未、单丁(注:罗盘中“单未”为南偏西30度;“单丁”为南偏西15度。),见圣山。(注:“圣山”,名见“往汶来山形水势”;亦见于同书“泉州往勃泥即文莱”针路;以及《东西洋考》卷9《舟师考》中《东洋针路》一节中所录吕宋赴文莱的针路。从巴拉望以西海域驶往文莱,一路沿海岸向西南行驶,上述针路与地望相合。)

单未、坤未(注:在罗盘中“坤”位为正西南,“坤未”为西南偏南7度30分。此时洋艘应当已经驶入婆罗洲以北南海海域。),取崑崙山外(注:“崑崙山”在下文所录“往汶来山形水势”中称其“近看三个,远看一个”;亦见于同书所收泉州赴文莱针路和张燮《东洋针路》。张燮说:“此以别一崑崙,是舶人强名之耳”。详见下。),有老古石(注:“老古石”,名见下文《指南正法》所录“往汶来山形水势”与张燮《东洋针路》。在《顺风相送》“泉州往勃泥即文莱”针路中作“老古浅”。),过门去。(注:“门”指两岛之间的水道。关于“老古石”水道,下述张燮《东洋针路》中有具体描述:“两傍皆老古石,中只一沟,舟行甚险”。这里的所谓“过门去”即指此。)

坤未、坤申使(注:“坤申”位在罗盘中为西南偏西7度30分。“使”即“驶”。),见长腰屿。(注:“长腰屿”,名见下文《指南正法》所录“往汶来山形水势”及同书之“泉州往勃泥即文莱”针路;并见于张燮《东洋针路》。)

丁未(注:罗盘“丁未”位,即南偏西22度30分。),讨鲤塘屿。(注:“鲤塘屿”见于张燮《东洋针路》。在《指南正法》“往汶来山形水势”中作“鲤鱼塘”,在同书“泉州往勃泥即文莱”针路中作“鲤鱼屿”。)

丁未,便是文莱勃泥港也。(注:《两种海道针经》,第89—90页。在引录时笔者对标点有所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