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毗国(第2/3页)

同书“猫儿睛”条记载“猫儿睛状如母指大,即小石也。莹洁明透,如猫儿眼,故名。出南毗国。国有江曰淡水江,诸流迤汇”。(注:同上书,第130页。)上引《岛夷志略》“大乌爹”条说其国“界西洋之中峰”,并说其国“地产猫儿眼睛”。两书所记当是同一地方。

元代文献对判明元代南毗的地望有重要意义。《大德南海志》有入贡番舶表,其中包括“南毗马八儿国”,即把南毗与马八儿联在一起并提。这使人们联想起上引《诸蕃志》中所提到的南毗国的都城“蔑阿抹”,此名似为Ma’abar之译音。(注:此比定参见陈连庆:《〈大德南海志〉所见西域南海诸国考实》,载《文史》,第27辑,见第157页。)如果将“蔑阿抹”与马八儿的勘同不误,则这是我们所见的最早将南毗与马八儿挂钩的史料。同时《南海志》还列出了“南毗马八儿国”的属国,计有:

细蓝。古之师子国,旧译锡兰,即今之斯里兰卡。此国在《诸蕃志》中已列为南毗属国,见上。

伽一。《元史·马八儿传》记载,当元廷使臣杨庭璧抵达马八儿时,马八儿正聚兵于加一之地,欲与俱蓝交战。加一即此咖一,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作Cail,《郑和航海图》中此地标作翼城。其今地位于印度半岛南端之Tuticorin。

忽里法丹。陈连庆认为,很可能是印度半岛东岸之Musulipatam。(注:见陈连庆,《〈大德南海志〉所见西域南海诸国考实》。)南毗马八儿的属国还有差里野括(注:《南海志》所列故临属国中有“差里也”,应即此地。)、拨的侄和古打林,均待研究。

另一份有关南毗与马八儿关系的重要史料是《闽泉州吴兴分派卿田尤氏族谱》,其中记载道“元镇国将军加九锡,充马八儿国宣抚使尤永贤公(……)”于至元十三年归世祖,授虎符招威将军,管军万户(……)十七年入觐(……)授占城、马八儿国宣抚使(……)奉旨招谕,盖南毗也。航海逾年,始至马八儿国,宣上威德,国人风从而靡”。(注:这段重要的史料见于杨钦章所撰《元代泉州与南印度关系新证》,载《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见第200页。)《族谱》中明确记载,南毗就是马八儿。这位尤永贤奉使时间恰在元灭宋之后,很可能就在杨庭璧首次出使的前后,甚至可能是杨庭璧使团中的一员。

明代有关南毗国的资料主要是郑和航海的资料,这些材料被反复抄录。(注:引述南毗资料的明代文献粗略统计有:黄省曾:《西洋番国志》;马欢:《瀛涯胜览》;罗日炯:《咸宾录》;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杨一葵:《裔乘》;茅瑞征:《皇明象胥录》;查继佐:《罪惟录》;郑晓:《皇明四夷考》;《海国广记》;及《明史》卷326等。)在明代史料中,“南毗”皆指柯枝和古里的统治阶级而言。例如在巩珍的《西洋番国志》中,作者在描述柯枝国时说,其“国人有五等。一等名南毗,与王同类,中有剃头挂线在颈者最为贵族。二等回回人。三等名哲地,乃是国中财主。四等名革令,专为牙保。五等名木瓜,最卑贱。木瓜居住俱在海滨,屋檐不得过三尺。着衣上不过脐,下不过膝。路遇南毗、哲地,皆俯伏,候过乃起”。同书在记载古里国时又说“其国亦有五等,名回回、南毗、哲地、革令、木瓜。王南毗人,其头目皆回回人。云先王尝与回回言:‘誓不食牛则不食猪。’至今尚然。王信佛教,敬象及牛”。(注:《西洋番国志》,向达校注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26页。)

综上所述,南毗与马八儿的关系似可这样概括:在宋末以前的某一个时候,南毗的势力曾达到相当大的范围,包括今印度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和今斯里兰卡。反映在史料中就是《诸蕃志》中所列出的那些属国。但至宋末元初,南毗的国势大为衰落,其统治地域大致就是马八儿,属国包括今斯里兰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