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第5/7页)

十年,齐国灭了宋国,宋王死在我国的温地。十二年,和秦、赵、韩、燕四国共同讨伐齐国,在济西打败它,齐盡王出国逃亡。燕军单独深入到临菑。和秦王在西周相会。十三年,秦军攻占我国的安城。秦军抵达大梁下,又撤离。十八年,秦军攻占楚国的郢都,楚王迁都到陈。

十九年,昭王去世,儿子安矨王继位。

安矨王元年,秦军攻占我国的两座城。二年,秦军又攻占我国的两座城,兵临大梁城下,韩国派兵来救,把温割给秦国讲和。三年,秦军攻占我国的四座城,斩杀四万人。四年,秦军打败我军、韩军、赵军,斩杀十五万人,赶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求把南阳割给秦国讲和。苏代对魏王说:“想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君王让想得到土地的人掌握授官权,让想升官的人控制魏国的土地。这样,魏国的土地不丧失净尽就不会完结。再说靠土地侍奉秦国,就好比抱柴救火。柴烧不尽,火不会熄灭。”魏王说:“是这么个道理。虽然如此,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苏代回答说:“君王难道不懂得博戏看重枭子的道理,便利就吃掉对方的棋子,不便利就停止。现在君王说‘事情已经实行,不能改变了’,为什么君王用智谋还不如下棋用枭子呢?”

九年,秦军攻占我国的怀地。十年,秦国太子在魏国做人质,死去。

十一年,秦军攻占我国的荅丘。

秦昭王对左右大臣说:“现在韩国、魏国与当初相比,哪个时候强盛?”群臣回答说:“不如当初强盛。”昭王说:“现在的如耳、魏齐与当初的孟尝君、芒卯相比谁贤能?”群臣回答说:“如耳、魏齐不如孟尝君、芒卯贤能。”昭王说:“凭孟尝君、芒卯的贤能,率领强盛时期的韩国、魏国攻打秦国,还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由无能的如耳、魏齐,率领弱小的韩国、魏国攻打秦国,他们不能把我怎么样也就明显了。”群臣都说:“很对。”大夫中旗倚着琴说:“君王对天下的形势估计错了。当初晋国六卿并立时,知氏最强大,它灭了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魏的军队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决开晋水淹灌晋阳城,晋阳城只剩下三版宽的地方没有被水淹。知伯巡视水势,魏桓子替他赶车,韩康子陪乘。知伯说:‘我当初不知道水能灭亡别人的国家,现在才知道,汾水可以淹安邑,绛水可以淹平阳。’于是魏桓子用胳膊肘碰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魏桓子,二人在车上通过肘和脚达成默契,而知氏的封地被瓜分,身死国亡,被天下人讥笑。现在秦国虽然兵强马壮,但不会超过当年的知氏;韩国、魏国虽然弱小,还胜过他们在晋阳城下时的力量。现在正是他们用肘和脚达成默契的时候,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视他们。”于是秦昭王感到恐惧。

齐国、楚国联合攻打魏国,魏王派人向秦国求救,使臣络绎不绝,而秦国的救兵不来。魏国有个叫唐雎的人,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对魏王说:“老臣请求西去游说秦王,让秦国的救兵比老臣先出来。”魏王两次拜谢后,就准备车辆送唐雎出发。唐雎到达秦国,拜见秦王。秦王说:“你老人家疲惫不堪地远道而来,太辛苦啦!魏国几次派人求救,我已经知道魏国危急了。”唐雎回答说:“君王既然知道魏国危急,却不发救兵,我认为是替你出谋划策的大臣无能。魏国,是拥有万乘兵力的大国,然而所以向西侍奉秦国,称为东方的藩属,接受秦国赐给的冠带,春秋两季按时向秦国进贡祭品,是因为强大的秦国是可以信赖的盟国。现在齐国、楚国的联军已经在魏国都城的郊外会合,而秦国的救兵不发,也就是恃魏国不太急迫罢了。假使坐等魏国大急,它将被迫割地而加入合纵的行列,那时君王还救什么呢?一定等到危急才发兵救它,这样,将失掉一个东方的藩属魏国,而使齐、楚两个敌国强盛,那样对君王有什么好处呢?”于是秦昭王马上就发兵救援魏国。魏国又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