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第5/9页)

皇上于是到雍县郊祭,接着到了陇西,往西登上了空峒山,幸临甘泉宫。命令祠官宽舒等筹建太一神的祭祀坛,祭祀坛仿照亳人薄诱忌所说的太一坛模式,坛筑成三层。五色帝的坛围在它下面的四周,分别安置在各自所主的一方,黄色帝安置在西南方,清理出通向八方的鬼道。太一坛所用的祭品,和雍县一座畤的祭物相当,而另外加上醴酒枣脯一类,还杀一头牦牛做盛在俎豆等祭具里的一套完备的祭品,而五色帝的祭品只有通常俎豆所盛的和醴酒进献。在它们下面的四方地,就是些绕着坛设置并互相连缀的给群神随从者及北斗星神供奉歆食的祭座。祭祀完毕,胙肉和余品都用火焚化。祭品牛用白色,鹿放在牛的体腔中,猪放在鹿的体腔中,然后用水侵泡。祭日神用牛,祭月神用一头羊或是猪。太一坛的祭祀主管官员穿紫色绣花的祭服。祭祀五色帝穿的祭服颜色和所祭的帝神一样,祭日神穿赤色衣,祭月神穿白色衣。

十一月辛巳朔日晨旦冬至时刻到来,天刚蒙蒙亮,天子开始到郊外拜祭太一神。早晨祭日神,傍晚祭月神,就用拱手行揖礼;而参见太一神用的是雍县郊祭礼。祭祀官员宣读祝词说:“上天最初把宝鼎和占卜用的神蓍草授给皇帝,经过了一个朔旦又一个朔旦,终而复始地循环,皇帝在这里恭敬地拜祭参见哩。”而穿的祭服崇尚黄色。这个祭祀形式是满坛列置火光,坛的旁边摆着烹饪用的器具。主管官员就说是“祭坛上方有光彩显现”。公卿们说“皇上当初在云阳宫郊祭拜见太一神,祭祀的官员手捧六寸大的玉璧,以及将养了五年有二千斤重的牲牛进献。祭祀这天晚上天空有美丽的光芒,直到次日白天,黄气还从地面上连着天顶”。太史公司马谈、祠官宽舒等说:“神灵显出的美光景象,预示着福佑吉祥,应该依据这个美光出现的地域建筑太畤坛来宣明瑞应。命令太祝官负责,在秋季和腊月间进行祭祀。三年天子来参加一次郊祭进献。”

这年秋天,为了攻伐南越,祷告太一神,用牡荆做竿张着画有日月、北斗和登龙的长条形旗帜,来象征天一三星,作为祭祀太一神的前导旗帜,命名叫“灵旗”。替战事祈祷时,就由太史捧着它用来指向所攻伐的国家。而五利将军受派遣求仙不敢进入海域,就到泰山去祭祀。皇上派出人员暗中跟随检验,实在没有见到任何神仙。五利将军却妄说见到了他的仙师。他的方术用尽了,多数不能应验。皇上于是诛杀五利将军。

第二年冬天,公孙卿在河南恭候神灵,在缑氏城上看见了仙人的踪迹,有神物像野鸡,在城上飞来飞去。天子亲自临幸缑氏城视察仙人踪迹,询问公孙卿:“不是效法文成将军、五利将军进行欺诈吧?”公孙卿说:“仙人不是有求于人间君主,人间做君主的人在求他。求仙的办法,如果不稍为宽限时日等待,神仙就不会来。说起求神仙的事,事情好像迂阔荒诞,只有积以年月才可以招来它的。”于是郡县封国分别整修道路,修缮建筑宫观名山神仙祠庙的屋宇,以企望皇上临幸呢。

这年,已经灭亡了南越。皇上有个宠爱的臣子李延年因为善于音乐被召见。皇上很赞赏他,下令公卿们进行计议,说:“民间祭祀的时候尚且还有击鼓舞蹈的音乐,现在进行郊野祭祀反倒没有音乐,难道是相称配吗?”公卿们说:“古时候祭祀天地都有音乐,那样天地神灵才能够歆享祭祀。”有人说:“太昊伏牺氏让素女弹奏有五十弦的瑟,非常悲戚,太昊帝要她停住,她却不能自止,所以剖析她的瑟改制成二十五弦。”于是在为灭亡南越酬神报功,祷告祭祀太一、后土神时,首次采用有音乐伴奏的舞蹈,增加一些歌手,制作流行二十五弦的瑟以及箜篌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