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很重要

阶,阶官,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官号。它类似于宋朝的寄禄官,领一个虚职没有固定的职责,又称“散官”。

一开始,有些效劳多年或者功勋卓著的官员,因为年迈或者疾病而辞官,朝廷会让他们辞官之余,任命他们一些虚职,继续领取一份俸禄、享受相应的待遇。这算是给官员的一种优待,类似于后世的“正处级待遇”、“师职干部”等,事实上这类官员很可能从来没有担任过处长、师长,只是享受这一级别的待遇而已。一般是给低级别的官员抬高一两个级别,让他们享受高级待遇。

隋唐以后,阶官开始流行,用来赏赐、拉拢官员,安慰那些在官场竞争中失利、长期得不到提升的官员。比如“检校”原是代理官职的意思,唐朝中期以后就成了散官。不少官员都“检校”比自己现职等级高的官职。宋朝阶官之风更盛,中高级官员在正职之外,都加检校之官。《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被授予的节度副使、太尉、保义郎、武功大夫、武德大夫都是散官——想想也是,朝廷怎么会给招安的土匪实职呢?

明清时代,阶官完全成为例行公事,官员们人人都加了阶官。比如明代正一品文官初授特进[3]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清代官员任满一定年限(一般是两年),或者遇到重大庆典,都可以请求授予相应的散官,称为“封赠”[4]。

勋,勋官,是奖赏有功官员的称号。

北周给作战有功的将士授勋,作为奖励。将士们受的勋就是勋官。因为受勋者都是出身行伍的赳赳武夫,勋官开始并不为士大夫所重视。虽说如此,士大夫们很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滋味,他们也眼红勋官,逐渐染指勋官名号。隋唐以后,勋官不再为武夫所垄断,中高级文武也获封勋官。唐朝将勋官定为十二转,转多为贵[5]。勋官名有:上柱国、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正治卿、资治尹、武骑尉等。明代定文官散勋十级,授予五品以上官员,武官散勋十二级,授予六品以上军官,人人有份,沦为了中高级官员的荣誉。清代没有勋官,奖励官员就授予爵位。

阶和勋很类似,都是用来标识官员待遇的,名称也很相近。高级文官的散阶一般是大夫,低级文官的散阶一般是郎;高级武官的散阶一般是将军,低级文官的散阶一般是校尉。勋官一般是柱国、护军和各种都尉、骑尉。

古代还常常追封死者官职,称为“赠官”。比如,某位老臣不幸去世了、某位军官阵亡了、当权者要追封自己那来不及享福的早死的老爸,都可以赠官。追封的既有官,也包括爵、阶等。比如历代野心家篡位前,总要给自己脸上贴金,其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追封死去的祖父、父亲官爵。南朝四位创立者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出身贫寒,都不约而同地追封死去的祖父、父亲为王,外带尚书令、都督天下军事等官职。此外还可以给死者加谥号。谥号是古代朝廷在官员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一种称号,用来盖棺定论、褒贬善恶。谥号的颁布程序是一定级别的大臣死后,礼部草拟一个谥号,经皇帝同意后赐谥。在古代,一个人能获得谥号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仿佛是全社会对他莫大的肯定和赞誉。后人对有谥号的前辈多将谥号加上他的姓氏之后而不称名字。比如欧阳修死后获谥“文忠”,后人就尊称他为“欧阳文忠公”;李鸿章死后也获谥“文忠”,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人们就尊称他为“李文忠”。

清朝官制还有“缺”一说。所谓“官缺”,指的是清朝对任职者提出了民族成分的要求,比如某某官必须由满人八旗担任,某某官必须由蒙古人担任,某某官必须由汉军八旗担任,某某官可以由汉族人担任。比如中央六部尚书必须满汉各一人,侍郎必须满汉各两人等等。如果满人尚书离任,出现了空缺,即便有汉人官员资历、能力都符合条件,也不能接任。这就是官缺的要求,本质上是清朝的民族限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