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放开眼界,活在当下(第2/2页)

这只描绘着“巳”字的茶碗,我是第二次拿在手上。“窣”一声饮尽薄茶后,将碗放在手里把玩。

(上一次,用这茶碗喝薄茶是三十二岁,正好是自己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下一次,再用这茶碗喝茶是五十六岁。那时,不知自己会在何处,与何人,过着什么样的人生?)

“上一次,我的儿子还在念大学!可是现在,我已经有了两个念小学的孙子。”

“下一次再看见这个茶碗时,不知道世界变成什么样?”

“真希望能健康活到那时候。”

“到时候,我都八十岁啰!”

老师突然呵呵大笑。

观赏这只茶碗时,大家似乎都望见自己未来的人生。

我自己又还有几次的十二周期呢?

(两次、三次?然后就要从地球上消失……)

茶道环绕着季节,也永远环绕着干支的循环演出。相较之下,人的一生再长寿也只有六七次的干支循环而已。

这是多么有限的时间啊?正因为有限,所以更值得我们珍惜与玩味。

从干支茶碗中,我发现这样的体验:

“不管有多么不同的甘苦,仍要勇于活下去,方能孕育出自己的人生。放开眼界,好好活在当下吧!”

二十四年来,渐渐由茶道中体悟日本季节的况味。以前老是抱怨:“为何不一直进行同样的御点前?”如今却认为享受其中的变化正是茶道的乐趣。因此现在才能记住许多茶花的名称,榻榻米一叠不必想就走六步,充分了解和果子的奥妙,也有几幅特别懂得欣赏的字画。

不但有这么多发现,还有属于自己“原来,茶道就是这么一回事啊”的瞬间感动。

不过,一旦在茶会里听到老师们谈论茶碗“口造”(译注:茶碗碗口)的趣味、风炉“拨亮炭灰”之美、哪位禅师字画的墨宝很棒之类的话题时,还是觉得自己身陷“不知名世界”。

毕竟我所知道的“茶道”,不过是亲眼所见的茶道片面,其他许多内涵根本还不了解。至今,我仍有待学习。

不过,另一方面我也这么想:茶道是个多面体,拥有许多面向。

因此,有人说“茶道是往昔生活的美学”,也有人认为“茶道是日本艺术的集大成”,更有人描写茶道是“仅以御点前,即能表现虚无之美的宗教”“人们体验季节的生活智慧藏”“禅的一种形式”……

茶道包容各式各样的诠释。

那么,我的见解也是一种茶的世界。

有人品茗就有茶道,或许茶道就是人本身的映照。

“你们要不要试着教茶道?教学是最好的学习哟!”

学茶道第二十五年,我和雪野小姐终于迈向“教师”之路。

和往常一样,我们一起走路回家,途中不经意聊到:

“往后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呢!”

“是啊,真正的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