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君权的衰落(第4/10页)

人民已不再响应他们的号召,不久还会走得更远一些。万千农民聚集起来,自称为“棒民”(clubmen),武装自己,足迹遍布全国。他们没有党派之见,也不曾宣布拥护议会,只想保护自己的乡村和土地,使它们不受任何人蹂躏。在上一年里,伍斯特郡和多塞特郡也曾聚集过许多人,他们是被鲁珀特亲王的暴行所激怒而出来保护地方的。1645年3月间,“棒民”在西方几郡变成一支永久的、正式的、有组织的军队,甚至由几个乡绅所统领。其中有些人曾在国王的军队中效力,常常担任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任务,以维持秩序和治安。他们同保王党及议会双方的队伍和驻防军订立约定,答应供给他们军粮,条件是要求他们不许乱抢。这些“棒民”有时还在双方之间作和事佬,防止相互开火。他们的旗上有一联诗说道:

“你们若抢走我们的牛羊,

我们就一定跟你们干仗。”

只要保王党在西方占优势,这些“棒民”就团结起来抵抗他们,好像比较倾向于同议会军联合。现在若是有人不肯加入他们来剿灭保王党的话,他们就放火烧屋威吓这些人。6月2日,六千“棒民”在韦尔斯递上一份请愿书给王储威尔士亲王,诉说戈林的种种不是,王储命他们解散,他们仍不肯散。7月初,费尔法克斯以西方征服者的身份到来,保王党受到威吓,不敢再蹂躏地方。“棒民”立刻掉转脸来,反对费尔法克斯和他的士兵。但是费尔法克斯手下有一支好军队,粮饷充足,军人既能踊跃听命,又能恪守纪律。费尔法克斯用温和手段对待“棒民”,同他们订立条件,亲自参加他们的集会,一面努力备战,一面答应他们和平。几天之后,果然结束了战斗。7月10日,戈林在索默塞特郡的兰格波特被敌人突然袭击,一场大败,任凭残余队伍自由向各方分散。理查德·格林维尔爵士把元帅的任命书送还王储,并倨傲地埋怨说,他是被迫自掏腰包打仗的。费尔法克斯到达三星期后,最近才在英格兰西部自居为主人的保王党们几乎全部待在几处市镇里闭关自守,费尔法克斯不久就要围攻这几处地方了。

当时所有人都在互相询问:国王在哪里,在做什么?自纳西比惨败以后,国王一直在逃,从这个市镇逃到那个市镇,几乎是马不停蹄,有时向北奔,有时向西走,目标是要同蒙特罗斯或戈林会合,逃跑方向则根据他的害怕和计划而改变。他到了赫尔福德就决定要去威尔士,于是派遣鲁珀特亲王前往布里斯托尔,自己前往拉格兰堡,这是伍斯特侯爵府邸所在地。他是天主教派的首领,又是英格兰首富。侯爵三年来一直极力支持国王,他曾借贷过十万镑给国王,又自己花钱招募两团士兵归他的儿子赫伯特勋爵和格兰摩根伯爵统领。侯爵虽然年老多病,但仍自己指挥着堡内的一队强大守兵。他以盛大礼仪迎接国王,召集附近地方的贵族,用宫廷礼节招待他,使逃亡中的国王觉得可以略事喘息,好像他的地位已经恢复似的。有两个多星期之久,国王忘记了自己的不幸与危险,还有自己的王国,一味享受他久别的君主地位。

在西方吃败仗的消息,终于让他从忧患全无的幻梦中惊醒过来。6月28日,苏格兰人已从北方攻取卡莱尔,正在向南推进,打算围攻赫尔福德。他从拉格兰出发去援救戈林,不料还没到达塞文河畔,新军的糟糕情形,军官们的不和,还有千百种始料未及的困难,令他灰心,就回转到威尔士。正当他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他接到一封信,是鲁珀特亲王请里奇蒙公爵转交国王的。亲王认为大势已去,请他议和,无论什么条件都要承认。查理一看见他的体面即将丧失,立刻恢复了精神,这是在他的人身安全处于危险中时也未曾有过的。他严肃而庄重地拒绝了外甥的提议,决定为自己的宗教、王位和朋友们奋战到底。为了鼓舞灰心的臣下,他立刻离开威尔士,走过苏格兰军队驻扎的哈尔福德城下,居然没有被敌军看见。他赶快走过希罗普郡、斯塔福德郡、德比郡、诺丁汉郡,平安到达约克郡,号召北方所有忠诚的保王党一起到蒙特罗斯军中,他同他们一样忠诚,而且仍然打着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