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拿破仑帝国的兴衰(第5/9页)

当拿破仑忙于征战西班牙半岛的时候,奥地利趁机发动了新的一轮攻势,五十五万人的军队于1809年春开始大规模的反攻。提罗尔的暴动,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热罗姆国王的被逐,意大利的动摇,普鲁士的虎视眈眈,都令局势变得更加紧张。2月初,从马德里急忙赶回来的拿破仑赶紧召集各盟国备战。从4月12日到5月13日,他先后攻下了埃克米尔和埃斯林,并占领了维也纳。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在瓦格拉姆一役中,拿破仑终于击败了这次新的反法同盟。10月14日,交战双方签订《维也纳和约》,有几个省被从奥地利王朝中剥离出来,奥地利王朝被纳入大陆体系。

从这一阶段开始,欧洲各种势力开始反抗拿破仑帝国,这里面,有各国王朝、各族人民、教会和商界的联盟。不过由于拿破仑还处于强盛时期,这种反抗暂时还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虽然这次失败了,但他们都还在继续观望,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自从撕毁《亚眠和约》后,对拿破仑来讲只有两种结局:占领全欧洲或者遭到欧洲的反抗。他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行政系统统治各国人民,通过封地制度统治整个欧洲,通过大陆封锁政策切断英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对任何阻止他的力量,他都毫不手软,坚决予以打击。通过侵占葡萄牙,他切断了葡萄牙和英国的贸易关系;通过迫使西班牙国王退位,他稳定了帝国的后方;通过剥夺教皇的财产,他打击教皇与法国境内反对者联系的行为;通过占领罗马,他回应教皇开除他教籍的威胁;通过推翻教皇的方式,他报复教皇用诏书恐吓他的行为;通过占领荷兰,他改变荷兰成为英国货物集散地的现实。对于任何反抗他的势力,他都绝不容忍。

《维也纳和约》之后,帝国的疆土和权势被拿破仑进一步扩大。在发生国内革命以及瑞典王古斯塔夫四世被迫退位以后,瑞典也被纳入到大陆体系,这样整个欧洲都实行了大陆封锁政策。这时候,拿破仑和约瑟芬离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810年4月1日,他迎娶了奥地利女大公玛丽·路易丝为皇后,打算生育一个孩子继承帝国的统治。这样一来,在如何对待奥地利的问题上,拿破仑陷入两难境地。这次婚姻,也改变了人们将拿破仑看作一个革命君主的观念,增强了人们的反感情绪。1811年3月20日,拿破仑将他新出生的儿子封为罗马王。

1810年和1811年对西班牙的战争进展得并不顺利,每一处都有西班牙人的强烈反抗,只有拼命猛攻法军才能艰难地占领一座城市。很多省份被絮歇、苏尔特、莫蒂埃、内伊、塞巴斯蒂亚尼等人占领,法军包围了西班牙固守的加的斯。法军对葡萄牙的远征也不太顺利,由于遭到了英国军队的拼死抵抗,指挥远征的马塞纳将军只能撤退。

西班牙半岛的战争还没有什么结果,一场新的战争又即将爆发。对于拿破仑帝国逐渐建立起来的霸权,俄国是不愿意看到的。由于贸易封锁等原因,俄国的利益受到了重大威胁。另外,俄国自彼得一世以来,也在逐渐追求霸权,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忍受拿破仑帝国的日益强大。从1810年末开始,俄国已经开始准备与法国决裂。除了扩充军备外,还与英国恢复了贸易关系。虽然在1811年法俄双方陆续谈判了一年,但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之间的战争看来将不可避免。

拿破仑也打算出兵制服这个他从未攻击过的国家。但是,仅仅依靠他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他争取到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协助。按照1812年2月24日和3月14日的条约,普鲁士提供了一支两万人的辅助军队,奥地利提供了一支三万人的辅助军队。法国则动员了国内的一切力量,国民自卫军按照元老院通过的决议案,分成三批在国内服役。3月9日,拿破仑率领第一批约10万人的国民自卫军开始远征俄国。6月22日,法国正式宣布对俄开战。和以往的战争一样,拿破仑还是采用了快速作战的战术,准备迅速占领敌国首都,然后签订占领敌国领地的和约。按照他的一贯做法,拿破仑率领五十万大军深入俄国腹地。在6月24日跨过涅曼河后,法军先后将维尔纽斯、维帖布斯克占领。俄军虽然一直在抵抗,但在奥斯特鲁夫诺、波洛次克、米哈洛夫、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河沿岸等地都没能战胜法军,结果在9月14日,莫斯科失守,被法军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