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督政府时期(第5/9页)

这次进攻在协同作战上也十分成功,当意大利方面军从提罗尔方向进攻奥地利时,马斯河方面军和莱茵河方面军也同时进攻德意志;在儒尔当的左翼军支持下,莫罗的右翼军基本上与波拿巴会合。两个方面军分别渡过莱茵河后,在纵深六十法里的战线上前进,莫罗在攻克乌尔姆和奥格斯堡后,渡过勒克河,先头部队已到达提罗尔隘口的背后。但是在关键时刻,儒尔当遭到了奥地利亲王查理大公的袭击,败退下来。左侧失去掩护的莫罗不得不后撤。儒尔当的这次过失直接妨碍了这次战役中计划的实现,并且给奥地利王国提供了喘息时机。

在反法战争中失去比利时的维也纳宫廷,认识到保存意大利的重要性,因此全力保卫意大利。再次被击败的维尔姆泽率领残部困守在曼图亚,阿尔文奇将军率领五万匈牙利军队前来支援,试图改变战况,但他的运气并不比博利厄和维尔姆泽好,波拿巴再次取得胜利,曼图亚投降后,共和军占领了意大利,随后,又通过山岳地带立即进军维也纳。波拿巴的目标是击败奥地利的最后希望——查理亲王,他很快就越过提罗尔隘口进入德境,此时传来消息,莫罗指挥的莱茵河方面军和奥什指挥的马斯河方面军成功执行了前次战役计划。惊慌失措的奥地利宫廷,无奈地签订了累欧本停战协定。

奥地利调动了所有的军队,派出了所有的将军,依然没有战胜正处在强盛时期的法兰西共和国军队,波拿巴率领的意大利方面军在欧洲完成了法国革命的事业。这次战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天才的将领外,还要归功于波拿巴那些能独立指挥作战的助手,这些将军能够独当一面,完成一项军事行动或一场战斗,此外,士兵们都是具有高素养的法国公民,有热爱祖国的高尚精神,并且对通过革命扩大祖国版图十分拥护,这支部队维护了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给每个士兵提供了成为将军的机会。天才的将领加上这样的军队,不获得成功都很难。

1792年的战役按照旧的方式进行,军队各自单独行动,虽然分散但不曾离开自己的战线。救国委员会时期,则把军队集中起来,避开当前正面的敌军,将距离拉开,加速军队的运动力和灵活性,将力量集中在一个共同目标上进行战斗。如果说救国委员会是在每一场战役中这样做,那么,从战争的第三个阶段开始指挥的波拿巴,则是在每一次战斗中这样做。他将所有的军队集中在一起使用,目标是具有决定性的某一点,然后用一支军队迅速打败几支军队。他对大部队的运用十分自如,即使军队的活动在他的视野以外,当需要占领一个阵地或取得一次战斗的胜利时,他也随时能将军队部署在指定地点。

波拿巴的外交才能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军事才能。之前,意大利半岛上各个小国政府基本上都参加了反法同盟,但这些国家的人民却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波拿巴利用这个特点,消灭了他不曾征服的皮埃蒙特;并且将从前依赖奥地利的米兰改变为“西沙尔平共和国”。他还利用征收特别税的手段,来削弱和控制托斯卡纳以及巴马和摩德纳等小国,而没有占领它们。在波拿巴战胜博利厄时,教皇曾经签订了停战协定,但在维尔姆泽前来支援时又违反协定,如今,他不得不将罗马涅、波伦亚、斐拉拉割让给共和国以换取和平。在波拿巴的安排下,这些地方被合并到西沙尔平共和国。热那亚在废除贵族政体后,变为单一的利古里亚共和国。威尼斯贵族政体曾经为反法联军提供便利并在军队后面进行暴动,在这次战役后作为交换米兰的条件,被强制让给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