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英国人干什么去了?

可能诺兰自己都没想到,一部《敦刻尔克》会在中国引起这样的争论。其实只要看过他电影的人,应该能理解他其实只是想展现各种人性,表现在一场大溃败之后的人性。

也有人问:敦刻尔克之后呢?其实很多法国士兵从敦刻尔克撤退后,随即在一周内又返回了欧洲战场。

而英国人呢?他们可能连重返欧洲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立刻就陷入了一场炼狱般的苦战。

这一次,他们没有任何所谓“坑队友”的理由了,因为这一次,他们保卫的是他们自己的祖国。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无路可退。

1

1940年6月4日,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落下帷幕。

英法联军在那片沙滩上奇迹般地撤走近34万士兵,这固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但是,他们也狼狈地把几乎所有的重武器都留在了沙滩上。

6月4日之后,摊在英国首相丘吉尔面前的,是这样一本账:整个英伦三岛,只剩下500门火炮和200辆坦克,而空军只剩下700多架战斗机和500多架轰炸机。

敦刻尔克海滩上留下的英法联军遗弃的物资(德国人拍摄的照片)

骄傲的英国人,终于被逼到了悬崖边,而这一切都是他们为自己当初的退让付出的代价:因为当初和法国一起施行“绥靖政策”,几个月之内,西欧大陆就已经插遍了纳粹旗,英伦三岛瞬间成为风雨飘摇下的最后堡垒——而他们现在必须依靠这份惨淡的家底,迎来士气正旺的纳粹德国的最后一击。

但希特勒还在犹豫。一方面,他知道尽管德军在陆地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面对以海军立国的英国,他绝对没有把握在不付出重大伤亡的前提下,越过风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峡,强行登陆英伦三岛。

另一方面,他自始至终的主要目标,是东方的苏联——尽管双方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墨迹未干。

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能诱降英国政府。

英国会投降吗?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真的不是没有可能。

当时英国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英国已经输了。”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对当时在伦敦的瑞典外交官说的话更赤裸裸:倘若“条件合适”的话,那么“任何能够达成妥协和平的机会都不会被忽视”。

旁观者也不看好英国人。

时任美国驻英大使的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Joseph P.Kennedy)在1940年7月31日向美国国务院报告:纳粹德国空军拥有把英国皇家空军打得“无法再执行任务”的战斗力。

而在法国投降之前一直担任法国军队总司令的马克西姆·魏刚将军(Gen. Maxime Weygand)的话更不给面子:“在三个星期之内,英格兰的脖子就会被拧断,就像只小鸡仔一样。”

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表明,英国人不想,或没法再打下去了。但让希特勒头疼的是,他们碰到的不是英国前首相张伯伦,而是现任首相丘吉尔。

丘吉尔的一生无疑也有不少的争议,但有一个特点,无论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认同:这个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硬骨头。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投降!”这是丘吉尔反复强调的话——他把英国国内可能导致投降的因素一一掐灭,甚至做好了成立流亡政府的准备,反正坚决不投降。

丘吉尔最著名的一张照片

于是,希特勒只能选择动手。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向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签发了进攻英伦三岛的作战计划。

那就是著名的“海狮计划”。

2

至少在最初,“海狮计划”和“海”一点儿关系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