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今天,人类文明留下了黑暗的一页(第3/4页)

这场大屠杀,直接改变了卢旺达的人口结构——全国人口的40%居然是儿童!大量的妇女成为寡妇,200万难民逃离卢旺达,进入周边国家。

5

于是,一个问题来了。

在卢旺达爆发如此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时,其他的文明国家在做什么?

首先遭到质问的,是宗主国比利时。

国际上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非洲的前殖民地国家发生骚乱,宗主国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但是,骚乱爆发的前一天,比利时在卢旺达的维和士兵,就被胡图族人杀死了10人,不愿意蹚浑水的比利时随即撤走了所有本国的维和部队。

其次被问到的,是历来在全世界维护和平的美国。

但美国刚刚遭受了“索马里之痛”——在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美国士兵被索马里人开枪打死了19个人,两架直升机被击落(参看电影《黑鹰坠落》)。美国士兵的尸体被索马里人在地上拖着游街。这一幕通过电视镜头深深刺痛了所有美国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罕见地宣称:这是卢旺达的内部事务,我们不干涉。

和美国一直步调一致的英国在索马里也吃了亏,所以也选择旁观。

如果说“不干涉他国内政”至少也算一个说法的话,但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个重要机构——联合国。

在骚乱爆发之初,当时的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指挥官达莱尔将军就曾表示,只要派出5000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就可以阻止骚乱。

但他等来的却是联合国的另一纸命令:根据872号决议,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士兵不能在第三国首先开枪——施暴的是卢旺达平民,落难的也是卢旺达平民,不干涉。在这场骚乱中,联合国维和部队当时只留下了象征性的260名士兵,负责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在一个半月后,联合国才将士兵增加到5500人,进而呼吁各个国家参与进来。

还有一个国家,法国。

在最初的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法国是否认卢旺达发生大屠杀的。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法国一直被怀疑在幕后支持了胡图族的这场大屠杀——只是后来大屠杀的失控超出了法国的预料,所以最后是联合国授命法国牵头组成的维和部队干预卢旺达。

2014年4月7日,“卢旺达大屠杀”20周年纪念仪式举行,在各国都派出使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亲自参加的这场仪式上,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拒绝法国大使参加仪式。

6

一场震惊人类世界的大屠杀,是不可能不留下余响的。

首先是审判。

1994年,联合国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成立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高级政府官员或军人。卢旺达政府则负责审判较低层级的领导人或平民。

经过历时十年的审判,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判处涉及卢旺达大屠杀案件的6名嫌疑犯25年到终身监禁。

在这场涉及数百万人参与的大屠杀中,很多人意料之中地逃脱了法律制裁。

那么,如何让人铭记这场灾难?

2004年,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意大利四国合拍的电影《卢旺达饭店》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在那场大屠杀中,利用饭店设法挽救了1268位图西族及胡图族难民的生命。很多西方人是通过这部电影,才知道卢旺达发生了那样的大惨剧。

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被这部电影中表现出的人性打动。

但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这部电影因为渲染了温情,让人们很容易忘记隐藏在感动背后的真实血腥与残酷。

那么,真正的评价应该是什么?

2004年,在“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仪式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说了一句话:“这场屠杀,是整个人类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