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不吃白不吃,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第3/3页)

正因为喜乐气氛如此浓厚,所以虽然城里也有“社日”,但很多人都愿意在这一天下乡,到农村来过节。朝廷对于民间举行“祭社”是积极支持鼓励的,因为这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不同层次的官方会出面组织社日祭社活动,皇帝还经常在社日里赐予大臣美酒、脯腊、海味、油面、粳米、药饮、酒、蒸饼、糫饼等物。县社以上的社祭通常由政府官员出面主持并由官方出资,县以下村镇里举办“社日”活动的花费,大多是“社员”们均摊公出,有些“社司”平时就注意积蓄,会存储一些物资,用来应付各种支出,也包括“社日”的开销。

总的来说,在唐朝农村里,“社日”的热闹喜庆程度恐怕仅次于“过年”,比端午、中秋等要重要得多。其实“社日”的起源很早,据说商周就有了,秦汉初兴,魏晋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唐朝进入全盛期,宋朝也还在一直举行,元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所以客人您穿越到唐朝农村里的话,一定要好好抓紧享受这个现代已经消失的古老节日呀。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张勃.春秋二社:唐代乡村社会的盛大节日——兼论社日与唐代私社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孟宪实.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注55:摘引自敦煌文书(斯一四五三号背/2)《座社局席转帖抄》,改动了原件中的错别字。

        注56:引自罗隐《寄池州郑员外》。

注57:引自韦庄《纪村事》。

注58:引自殷尧藩《郊行逢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