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直不笼统的东西是刀不是剑,请先学会认兵器【兵器】(第2/3页)

您再看看旁边的刀:刃薄背厚,从力学角度讲,适合举起来当头“劈砍”,往往一刀下去敌人立刻报销掉,是比击刺更有效率的战法。但是“当头劈下”的后果是容易把刀刃直接砍断,所以在以青铜为主要原材料的时代,“青铜刀”报废率太高,就不够经济实用了。

到了西汉中期,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铁刀钢刀的韧度比青铜刀好得多,能够承受住更大的压力,成本也更低。而与造剑相比,造刀只用磨削一边刃,对刃头的锋利度要求也降低了,加工简单,又便宜又好用,何乐而不为?

同时,西汉以后,骑兵这一兵种也越来越重要。战士们骑在马上冲向敌人,冲量很大,格斗时双方交手的力量更强,对兵器的韧性要求也更高。这种情况下脆弱的剑就更加不合用了。

所以从汉直至清末民国抗日战争,“刀”都牢牢占据住实用随身兵器之首的地位。汉代最有名的是“环首刀”,手柄尾部(从另一个方向来看也可以叫作整刀的头首部)铸成环状,这个形制一直沿延到唐初,盛中唐时期才逐渐消失了。

也因为有那么一段“刀从剑过渡而来”的传统,所以由汉至唐,中原形制的长刀也跟剑一样是直挺挺的,不带弯度弧度。在唐朝,官方法典里的刀主要有四种: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其中仪刀和鄣刀是礼仪用途,军队里大量装备的是横刀和陌刀。

横刀,也叫腰刀、佩刀,就是大家平时挂在腰间的那种长一米左右的随身武器。陌刀则是长杆大刀,重达五十斤左右,一般是身高力壮的步兵成队使用的,挥舞起来威力非常大,夸张点说可以砍得敌人“人马俱碎”[注42]。不过使用陌刀对身体条件和武艺技术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一支成建制的军队里,大致只给20%的将士装备陌刀,另外80%使用一般横刀。

除了这四种刀以外,唐朝还出现了一种“弯刀”,据说是从突厥等西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进来的。这种刀的弯曲程度也很夸张,有的已经像新月一样呈现半圆线条。刀身的弧度使它在空气中劈刺时阻力较小、伤害面较大,也有利于分散传递到手腕的压力。后来工匠们就汲取了这些优点,把原本直方的刀造得有些弧度,到宋代固定流行为“手刀”,也就是现代人都比较熟悉的“大刀片子”。

一直到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大刀”,都是宋以后固定下来的那种“手刀”。顺便说一句,唐朝那种直挺挺的刀,有不少实物传到了日本,被尊称为“唐样大刀”供奉学习,后来又发展成国际闻名的“日本武士刀”。“唐刀”算是“武士刀”的直系祖先吧。

唐军里普遍装备的武器,除了刀以外,还有一些别的,我们慢慢来看。

您放下刀,往墙上看,那一张张弓,也是每名士兵都必备的。您问这些弓为什么看着这样奇怪,又长又直,看上去像松垮垮的竹条一样。哈哈,那是因为它们没有上紧弦啊。

非战斗状态的弓,为了保持它的弹性和耐久度,一般都是松了弦存放的。《唐六典》里记载了四种弓:长弓、角弓、稍弓、格弓。

这其中,稍弓是一种利于近射的短弓,格弓是仪仗中用的有彩饰的弓,都不常用也不常见,我们不管它们。有实战意义的是“长弓”和“角弓”。

“长弓”是步兵用的,形体较大,用桑、柘等木材制成,射程很远。“角弓”则是骑兵用的,比较短小一些,是用筋、角制成的“复合弓”,一般来说骑射手的射程要小于步弓手。

每个士兵都要自备一张弓、三十支箭和一个装箭的挎筒(当时叫“胡禄”)。箭也有四种:竹箭、木箭、兵箭(能射穿铠甲的钢镞箭)和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