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个村夫,上好的雪梨居然生啃!【水果】(第2/4页)

您觉得樱桃蘸奶酪的吃法太异端了?哈哈,唐朝人吃水果的奇怪方法可不只这些。比如您家突然来了贵客,手忙脚乱间,您发现家里还有些鲜鸭梨,是不是就打算让仆人洗干净直接端上去招待?千万别,这又显出您土气来了。

梨子在唐朝北方,是比较常见的水果,但唐朝人喜欢吃的却是蒸熟的梨。“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注4]白天闲着没事,在家蒸个梨吃,这日子过得多悠闲啊。梨蒸熟了吃生津润肺消痰还解醉,最受酒鬼们欢迎了。

再给您透露个宫廷秘闻,据说现在最流行的除了蒸梨以外,还有“炉端烧梨”,也就是用炉火明着烧烤梨子至熟再吃,而且流行亲手现烧现吃。即使是贵为皇帝的唐肃宗李亨,也在宫中自己弄个炉子,亲手给三个儿子和大臣烧梨吃。所以如果您来不及蒸梨了,干脆就往客厅里弄个炉子一摆,让主人和客人自己动手,没准还是很时尚很受欢迎的高雅活动呢。

万一烧过头,浪费了几个梨,那也不要紧,因为梨不算太贵太珍异的水果,在北方城镇的市场上比较容易买到。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名优品种,像长安地区最有名的叫“哀家梨”(跟太后皇后没关系,谢谢),洛阳报德寺的梨传说最大的一个重六斤,常山真定梨、青州水梨、郑州鹅梨等也都名扬天下。

总体来说,在长安城里,北方水果的供应量还是很大的。如果您派遣家里奴仆上街去买水果来待客,您可以期待他们能买到这些:

桃子,这是我天朝栽植历史最为久远的水果之一——“分桃断袖”的典故大家记得不——优良品种也很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华林园里一种叫“王母桃”的,十月份成熟,当地有句俗语“王母甘桃,食之解劳”[注5]。

杏,这是北方农家普遍栽植的果树,成林成片,产量很大,春天杏花开时也是随处可见的美景。济南郡有一种“汉帝杏”,也叫“金杏”,大如梨,色黄如橘,是当地名产。

李子,唐朝人经常叫“绿李”和“苦李”,也是北方常见的水果,最有名的是洛阳出产的“嘉庆李”。

柰,您可看清楚了,这个字很像“李”,但并不是“李”,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示”,这个字念“[nài]耐”。这种水果在唐朝又叫“林檎”“沙果”“联珠果”,现在有些地方叫“绵苹果”,是我国土产的一种苹果,唐朝时主要在西北地区生长,口感酸甜沙绵,不容易贮藏,所以近代被国外传入的苹果品种同化得很厉害。不过在唐朝,柰在长安附近地区还是很常见,据说凉州野猪泽出产的“白柰”大如兔头,关中的“绿柰”也比较有名。

葡萄,唐朝人也经常写成“蒲萄”或“蒲桃”,是原产于欧洲中亚的水果,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到了唐朝,已经在全国各地生根落叶开花,特别是关中长安、河东(今山西省南部)和今山东省大面积种植。河东出产的葡萄酒是国内最著名的佳酿,山东贝丘以南则有“葡萄谷”,行人可以随便采摘食用。

石榴,据说也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的外来水果,在唐朝也是各地普遍种植的,很受喜爱。石榴子晶莹可爱,口感甜润,花型美观红艳,唐朝人喜欢用石榴的图案来代表“多子多福”,美女们穿的红裙也经常被称为“石榴裙”。

甜瓜,西瓜一般认为是五代时才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所以唐朝人直接说的“瓜”,就是指各种甜瓜了。甜瓜在我国栽培历史也很悠久了,马王堆的西汉辛追老太太临终前的“最后一餐”里就有甜瓜,还是连瓜肉带瓜子一起吞下去的。唐朝人没有甜瓜简直就过不了夏天,著名品种有“御蝉香”“抱腰绿”“银瓜”“五色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