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

中国人口约占地球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当欧洲人的祖先脸上涂得五颜六色,还在用石斧打野猪时,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怎样使用火器,知道如何写信了。在很短的篇幅内要把这样一个国家讲述清楚,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仅仅能给你界定一个框架,勾画一个轮廓。至于更为详细的内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慢慢去了解。有关中国的文字,足可以把两三个图书馆装得满满的。

和印度一样,中国也是一个半岛,只不过这个半岛呈半圆形。但是,中国并不像印度周围有那么多的高山,因此与世隔绝。中国的山脉就如同叉开的手指,由西一路延伸过来,使其直抵黄海之滨的那个富庶的大平原,几乎毫无遮挡地面对着中亚凶猛的冲锋军。

为了克服这个地理上没有天然屏障的不利条件,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时候),一位中国皇帝修建了一道1500英里长、20英尺宽、30英尺高的巨大城墙,从东边的辽东一直延伸到西边的嘉峪关,即甘肃以西的戈壁沙漠的边缘。

这道人造屏障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直到17世纪满洲人攻入中原时,这道万里城墙才开始崩溃。不管怎样,一座傲然挺立了将近2000年的壁垒,毕竟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在10年前修筑的一些堡垒不仅现在已经无法使用了,还得开支一大笔钱进行翻修。

在这个巨大的圆圈中,南部的长江和北部的黄河把这个国家分成三个部分。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夏季比较炎热,冬季非常寒冷,这样的气候使当地人习惯吃小米而不是大米。中部地区,由于祁连山脉挡住了从北方刮来的寒风,气候比较温暖,人口也更稠密。这里的老百姓喜爱吃大米,却不知谷子为何物。华南地区夏季湿热,冬季也不冷,可以种植热带地区所有的作物。

华北地区又分两部分——东部的平原和西部的山区。山区是著名的黄土高坡,那是一种非常肥沃的土壤,土质极为疏松,雨水落到地面立即就渗透进去了。河流和小溪将这一地区冲得千沟万壑,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就像西班牙那样。

直隶湾(今渤海——译者注)边上的华北平原,是一个由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黄河没有什么重要港口,也几乎无法通航。黄河北边还有一条很小的河流,即运河,也一样不能通航,它的功用就是北京的排水系统,专门为这座城市排泄污水。至于北京,因为现在中国的局势每小时都在变化,所以我只能说北京是900年的天朝帝都,或者说自从征服者威廉登陆英国的那个时候起,北京就一直是中国的京都。但是,我们还无法知道,当这部书出版时,它是否还是中国的首都,或者只是中国的一座城市,或者成为某个日本将军临时或永久的驻地。

北京历史悠久,见证过无数兴衰荣辱。在公元986年,鞑靼人征服了北京,将它易名为南京,也就是“南方的都城”。12世纪,汉人光复了这座城市,但并没有在此定都,只把这里当做一个二流的省会城市,称之为“燕京府”。又过了500年,另一支鞑靼人占领该城,改称“中都”,即“中部都城”。100年后,成吉思汗的大军占领了“中都”,但是成吉思汗本人却仍然钟情于蒙古沙漠中的帐篷,拒绝在城内居住。他的继承人——著名的忽必烈大汗——则与他的祖父截然相反。他对这座城市的废墟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再次给这座城市更名为燕京,又称“大都”。不过,当时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名气更大的蒙古名称——“甘巴努克”,意为“大汗之都”。

后来,汉族人又把鞑靼人赶出了中原,自己做了皇帝,这就是明朝的建立。燕京又变成了北京,即为“北方的朝廷”。从那时起,一直到1860年,北京就一直是中国的统治中心,但是它与外界的联系很少。那一年,一位欧洲使节(指埃尔金伯爵,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任英国侵华军全权代表,与法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译者注)以官方身份被允许进入北京拜见皇帝。那位将古希腊大理石雕刻(指埃尔金石雕,古希腊大理石雕刻品,是老埃尔金在雅典购买的——译者注)献给大英博物馆的埃尔金就是这位威仪堂堂的大使的父亲。